(7)智能公共交通:即公共交通的智能化,包括公交车GPS定位实时掌握公交车辆在途信息,公交优化调度,合理配车,公交站台实时车辆达到信息发布,网络及其他智能终端的公交换乘查询等信息服务。
可以看出,智能公共交通主要为两类群体服务,一是公共交通运营商,通过掌握客流信息,合理安排发车间隔,最大化利用资源,还有一类就是为公共交通出行者服务,使得乘坐公交便捷,舒适。
(8)不停车收费ETC:上海ETC专用道已有184条,,总断面平均覆盖率超过60%,主要集镇高速公路出入口全部布设了ETC专用道,全市ETC用户数突破20万,工作日高速公路路网ETC日均流量超过13万辆次,占路网总流量的17%左右。总体上,ETC在提升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改善收费口拥堵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效益日益凸显。
(9)车联网:随着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的应用需求及推广,在交通中,车联网技术也提上日程。车联网目前还没有真正的系统跟进,主要是汽车生产商在通信技术上开发和应用。随着其发展和应用,对城市的作用体现在:车与车间的沟通更为顺畅,为交通信息的获取和共享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10)被动安全:被动安全技术或者被动安全系统,是通过外围设施的辅助控制,来达到保护行人、驾驶人的交通安全。常见的有通过车内疲劳驾驶识别报警、车外防撞设施设置、安全避险提示等手段。其作用,很明显,体现在降低安全安全事故。
从以上10个方面看出:智能交通系统在城市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3方面:
(1)为城市安全及交通管理服务。比如交通监控、电子警察、卡口、交通信号控制、智能公共交通等。
(2)为出行者服务,比如交通信息采集和诱导,智能公共交通、停车诱导等。
(3)缓解交通敏感点的拥堵问题。比如ETC
(4)为规划、管理等提供决策支持,如交通数据采集、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