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首征“进城费”
伦敦是世界上最早通过收取过路费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城市之一。2003年,伦敦宣布推行“进城费”(拥堵费)。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7时到下午6时30分进入伦敦市中心8平方英里范围内的驾车者,必须缴付5英镑,如今这笔进城费已随着物价上涨变成了10英镑。
一项调查显示,该政策实施后,伦敦市中心区的交通流量大幅减少。有40多万伦敦人放弃了私家车,改乘公共交通工具。每天高峰时,乘坐公共汽车去伦敦市中心的人增长了47%。收费时段内,伦敦市中心交通堵塞现象下降30%,主干道上的车流速度从每小时2.9英里提升到了7.4英里。
关于收取“进城费”还有一则趣事。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英国时,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曾向其车队征收拥堵费。约翰逊说:“虽然教皇访问时曾享受豁免,但这是因为当时警方封闭了街道,而奥巴马访问时,街道并没有封闭。”美国大使馆认为,拥堵费是一种税费,仅能向英国人征收,并坚称不会支付这笔费用。但约翰逊在这个问题上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在白金汉宫的一次国宴上,亲口向奥巴马提出了缴费要求,他还向奥巴马“控诉”美国大使馆拒绝支付870万美元的拥堵费。
巴黎也曾经考虑过对机动车征收“进城费”,以控制市中心的交通流量,但民众多不支持,这一计划最终流产。
据了解,目前在欧洲,除了伦敦之外,其他大城市都未收取机动车“进城费”。
自行车自由骑
除了收费之外,还有很多措施可以缓解交通拥堵,比如,现在欧洲各国都在大力倡导骑自行车。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市民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或上下学。为此,哥本哈根市政府特意建造了一条宽阔漂亮的自行车“高速路”。该车道经过特别设计,使用特别的交通信号系统,尽可能地减少了中途停靠,在这条路上,骑车族几乎可以“一路绿灯”。“高速路”途中还设有自行车充气站、修理站和停泊站,可以为骑车族提供诸多服务。
在哥本哈根,骑自行车出行改善了市民的健康状况,有人测算,这可以为政府每年节省下3亿丹麦克朗(约合3亿元人民币)的医疗支出。而自行车“高速路”,也使哥本哈根市每年减少了70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哥本哈根的自行车“高速路”在欧洲并不是个案,德国首都柏林近年来也在不断推动自行车专用道的建设。
1992,柏林所有道路中只有7%是自行车专用道,2008年这一比例达到13%。目前,柏林拥有长达1500公里的自行车行车专用设施,其中包括650公里的在快车道旁边修建的自行车专用道,125公里的在快车道上划线标识的自行车道。在柏林,还有大约250条机动车单行道允许自行车逆行。如今,柏林正大规模扩展自行车网络、建设自行车停车设施,试图把自己“改装成”自行车城市。
欧洲各国在建设自行车专用道的同时,还倡导自行车租赁服务。比如,巴黎市政府前些年推出了租赁自行车的“Velib”(自行车自由骑)项目。人们可以在遍布街头巷尾的自行车租赁点取车还车。租赁点全部实行自动化管理,无人看守,租车者可以随时按需自助。租车服务头半小时免费,之后根据时间每半小时收费1-4欧元不等,这一措施就是为了鼓励人们在短途中多使用自行车。
巴黎的“自行车自由骑”兼顾了公益和效益。法国德高广告集团为该项目提供租车和自行车维修保养等服务,作为交换,巴黎市政府免费向该集团出让市区内几处广告牌的使用权。政府与企业“皆大欢喜”,这也有利于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
汽车出租与共享兴起
为减少私家车过多导致的交通拥堵,从2011年12月开始,巴黎还推出了租赁汽车的“Autolib”(汽车自由行)服务。首批共有250辆电动汽车和250个租赁点上马,截至2012年6月,已有1740辆电动汽车和1100个租赁点面向公众服务。经营该项目的博洛雷集团设想,到2012年末,要达到3000辆环保电动车投入运营,全天候对外出租。民意调查结果显示,61%的受访者对“Autolib”项目表示感兴趣并想尝试租车。
为了减少私家车,柏林推出的是汽车共享服务。在一个人不用车的时间,车子可以由另一个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