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研究室主任程世东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引导,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成为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相对比较成熟的有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此外,我国其他地区城市群的雏形也正在逐步形成。
针对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时报近日邀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研究室主任程世东,从交通运输体系的视角,解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
推进城市群发展,交通运输体系超前谋划至关重要
中国经济时报:在推进城市群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
程世东:城市群的概念在我国“十二五”规划时被正式提出。“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在东部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壮大城市群。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相应提出科学规划城市群的规模布局等,将城市群提升到重要战略高度。
城市群已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未来全球和区域之间的竞争,将不是城市之间的竞争,而是要形成一个整体,以城市群为单位竞争。城市群的核心和本质是城市群内部城市相互间有着密切的经济产业联系,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与之相一致,城市群内的客货运输联系也是比较密切的。这种城市群交通的特点决定了应对其进行相对独立的研究和体系的打造,来推动支撑引领城市群的发展。
城市群交通,不管是理论体系还是实践,都是相对新生的事物,是介于城市交通、大区域交通之间的一种交通体系。城市交通以通勤等短途出行为主;大区域交通中长途旅行等较多。过去我国在交通运输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多注重城市交通与大区域交通,建设城市道路、干线铁路、高速公路等,而对城市群的交通则较薄弱,并没有进行太多研究与实践。未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要对城市群交通体系进行高度重视,进行研究与建设,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
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加强集约化公共客运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城市群的交通建设应如何实现与城市群的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建设规划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程世东:对于城市群交通建设,首先应注重加强城市群内中小城市与核心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要充分发挥产业经济密集的整体作用,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经济产业的辐射带动需要便捷的交通体系来进行支撑,使周边中小城市与核心城市间的交通联系更加便捷。加强中小城市与核心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将更好地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推动整个城市群更加协调发展。
另一个发展重点是应加强集约化的公共客运。集约化的公共客运包括城际铁路、城际公交等不同形式。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低碳绿色发展,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而对交通领域来讲,低碳、生态体现在更集约化的资源利用,加强集约化的公共客运建设,减少以私家车为主的出行方式。
具体应根据城市群的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及规模,以及客货运输的需求量等,选择发展城际铁路或城际公交等交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