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让企业“懒于”清理堆场
上海市交通委表示,目前上海多个区都有类似的共享单车堆场,各区有关部门每季度或半年会将相关情况向市交通委通报,以便于和企业协商处理,他们曾建议企业将这些车辆运到附近共享单车数量并未饱和的其他省市。
业内人士指出,共享单车企业不愿意取回堆场里的车辆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这些车辆仍被计算为企业在当地的市场份额,有利于提升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估值;二是运走这些车辆会增加企业运维成本,得不偿失;三是多个城市都对共享单车实施了总量控制,车辆无处可运;四是很多车辆都有破损,本身价值有限,运走后也不能变现。
市场呼唤规章制度明晰化
早在2017年8月,上海市交通委就已经公开发布告知书,要求禁止任何运营企业新增共享单车投放。根据有关部门估算,上海市共享单车投放量最高峰曾达到178万辆,远远超过市民出行的实际需求。根据《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报告(2018)》,2017年中国共享单车全行业累计投放单车约2300万辆,市场已趋于饱和。
正在向社会征求意见的《上海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办法(草案)》提出,按照《行政强制法》的规定,明确区主管部门和城管执法部门可以依法实施代履行车辆清理工作的职责,产生的费用由运营企业承担。
徐明认为,应该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部门牵头来治理废旧共享单车成堆等乱象,强化企业维护共享单车运营秩序的责任意识。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提出需加强对共享单车的管理和规范,通过技术创新化解行业乱象,提升服务质量,促进行业回归理性发展,让共享单车的发展真正融入城市交通发展的大局中。
深圳:网格化管理治理单车“围城”
(记者 王丰 深圳报道)
因过量投放、企业倒闭等问题,深圳废弃共享单车的回收处置问题凸显,街头废弃共享单车堆积以及共享单车“坟场”的出现,正成为困扰城市管理的难题。
多地段现报废共享单车“坟场”
近日,记者在深圳市南山区后海中心路附近一处正待开工的工地上看到,这里堆积着近十堆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有小鸣、优拜、小蓝、ofo、摩拜等。每堆少则七八辆单车,多则二三十辆,加上散落不成堆的,共有超过200辆单车。
“这是城管执法人员拉过来的,有的坏了,有的是违规停放,放在路上占用人行道,城管就清理了。”工地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深圳南山区深云路、福田区石厦、宝安体育馆等地段,均出现过废弃共享单车堆放点,有的是暂时停放等待企业维修,有的则长期堆放,成了报废单车“坟场”。
“我们一直在清理破旧车和僵尸车”
共享单车自2016年10月进入深圳后迅速发展,高峰时运营企业达到10家,投放车辆达到89万辆。而随着小蓝单车、小鸣单车、酷骑单车等5家企业退出,目前还有5家在运营。
根据《深圳市自行车停放区(路侧带)设置指引(试行)》,深圳市交委对深圳已建成的8499个自行车停放区、轨道站点周边以及其他可承载的停放空间进行的综合评估,深圳的自行车停车空间承载力约为43万辆。
共享单车短时间大量投放带来了车辆乱停乱放、公共资源被无序占用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后期运维管理难以跟上,大量损坏车和“僵尸车”出现。已经停止运营的企业,其废弃共享单车谁来清理?据统计,小蓝单车退出深圳市场时,投放量已超过15万辆,小鸣单车的投放量约为9.5万辆。
“我们一直在清理破旧车和‘僵尸车’,但是有些企业连法人代表都联系不上,更别提有人来认领这些车。这给清理工作带来了难度。”深圳市城管局的一位街道执法队员说。
精细化管理举措加紧实施
面对废弃共享单车“围城”的难题,一方面深圳市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正加快推进,力图控制共享单车总量,对其实现精细化管理;另一方面深圳市交委、城管、交警等部门正加强监管和清理。
今年2月,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初步编制完成了《深圳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服务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技术要求》初稿。3月,编制完成了《深圳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运营服务考核指标体系(整治阶段)》。近日,深圳市交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议案意见的公告》等文件。
其次,深圳市交委多次下发通知督促企业加强车辆管理,同时积极开展集中整治行动,联合各有关单位约谈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超过100次,督促企业加强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建设,加强用户资金管理,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片区责任到人。
本月18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联合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发布《关于加强酷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市遗留车辆清理处置的通告》。要求酷骑单车自通告发布之日起10日内,将滞留在深圳市的自行车收回,或书面明确交由深圳市政府相关部门处理,逾期将会被依法处置。
据统计,今年3月,深圳市城管局暂扣“乱投放、乱停放”的违规单车达5万余辆;今年5月,深圳全市清理409辆占道“僵尸车”、暂扣10538辆共享单车。
深圳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运营异常企业滞留路面的车辆,正积极联合市城管局研究“委托符合条件的组织进行没收,通过发布社会公告的方式通知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前来办理认领手续,并向企业收取车辆清理费用;企业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办理车辆认领手续的,由市城管局将车辆进行处置”等措施的可行性,并加快推动落实。
北京:责成企业收回冗余破损车辆
(李志勇 北京报道 )
日前,摩拜单车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无门槛免押金,逾押金的老用户可随时申请退押金。这是共享单车行业首次完全不受任何条件限制的免押举措。摩拜此举让不少业内人士感到,共享单车已经告别了最初的疯狂模式,开始进入下半场。不过,废旧共享单车处理问题,一直是伴随这个行业发展的一大痛点,甚至已经发展成为社会问题。业界期冀,共享单车行业能够用更加理性的态度,摸索出长远发展的新路子。
废旧共享单车成城市垃圾
2017年,共享单车用户增长率超过了600%,但与此同时,共享单车企业开始大批退出市场。包括小蓝单车、酷骑单车、悟空单车、小鸣单车等20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关门倒闭。
2016年共享单车开始进入北京,一时间大街小巷到处是红橙黄绿的共享单车身影。据北京市交通委统计,北京共享单车总量达到近200万辆,局部地区的闲置率将近50%。
曾几何时,一辆辆色彩艳丽的共享单车一夜之间就遍布了北京街头巷尾,人们争先恐后地尝试这一新生事物,体验其为出行带来的便利。但还没等人们的新鲜劲过去,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占道扰民,共享单车本身存在的经常损坏,以及大量共享单车被遗弃成为城市垃圾等问题就接踵而至,极大影响了用户体验。
行业监管力度有序加强
为了控制共享单车行业的无序竞争和过量投放,各地都在加大监管力度。北京将采取限制增量、减量调控的管理措施。依据每月各共享单车企业的车辆运行状况数据,责成相关企业收回长期闲置的冗余车辆和破损车辆。并且,根据不同地点测算车辆发展规模上限,对车辆过剩区域进行减量处理。
同时,北京还将规范共享单车运营、强化监管,加快推进共享单车监管与服务平台建设,发挥企业主体责任,规范车辆运行秩序,提升服务质量。而且,还将强化属地政府监管职能,严格落实相关政策制度,严肃查处违规投放,加大对乱停乱放车辆的整治。
北京市西城区等地开始在部分地铁站设置共享单车电子围栏,解决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通过登录“自行车电子围栏管理系统”,可获取各处停车数量等信息,从而及时通知共享单车企业前来对共享单车进行清运。
未来,北京市还将完善运营数据报送机制,加快研究制定共享单车企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将企业经营行为与车辆投放等政策支持挂钩。同时,加快推进北京市非机动车立法工作,进一步推进共享单车的规范管理以及总量调控、有序停放等。
共享单车能否进入下半场
高潮迭起的上半场已经结束,共享单车能否进入下半场,或者说共享单车还有没有下半场?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共享单车全行业累计投放单车2300万辆、覆盖200个城市,市场已经饱和。另有研究机构统计称,目前国内废弃的共享单车数量已超百万辆,共享单车垃圾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
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共享单车虽然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盈利模式,还是靠烧钱,但与其他纯概念性的炒作不同,共享单车拥有巨大的用户群,能够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出行习惯。这将是它发展的最重要基础。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表示,虽然共享单车在竞争中带来社会资源的浪费,但不能因此否定共享单车在这个阶段的创新和试错。
专家表示,在经历了疯狂的上半场后,共享单车或在下半场能够更加理性,真正摸索出能长远发展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