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深圳市规划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该市现有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将“北扩”81.37平方公里,未来该区域将成为深圳高新产业发展的主力片区,成为“深圳硅谷”。在研究了多个城市“硅谷”区的成功经验之后,未来的“深圳硅谷”将不是单一的生产车间或者高新园区,而是一个多元化功能融合的高新产业“城区”。在这里,深圳市首个由自行车道联络而成的城市“慢行网”将诞生。
包括人才型技术及包容型社区
据有关概念规划编制单位、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北扩”后的“深圳硅谷”规划发展目标为“硅巢”,即从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构建深圳市学研产相结合的创新型产业前端(或上游)发展区,营造适合创意人才工作、生活的优质城区,具体包括人才型校区、技术型园区、包容型社区三大子目标。未来在“深圳硅谷”,明星科研机构将落户大学周边地区形成技术竞争力枢纽,一些旧工业区将向高新企业孵化基地转化,并设有中小型企业聚集区,高新技术“产学研”均集中实现。
另一方面,“深圳硅谷”将为高科技人才创造更加自然、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依靠片区内自有的塘朗山郊野公园、西丽水库等良好的自然资源,该片区将设置休憩型和服务型的公共开放空间和活动路径,建立完善的自行车系统,鼓励就业区域与居住区域在步行或自行车交通可达范围内的混合,倡导“慢行交通”。
据了解,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由产业发展目标转化为深圳市的城市主导战略。昨天公布的《深圳市西部硅谷北片区概念规划》已经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建筑与环境艺术委员会审查通过。
这片北扩的“深圳硅谷”位于深圳西部南山区北部,与现有的“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园区”隔侨香路—广深高速公路南北相望,规划范围面积81.37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约33.8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西丽、桃源两个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