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3日,杭州都市经济圈第三次市长联席会议在嘉兴召开。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四城市的市长在会上共同签署了《推进杭州都市经济圈一体化行动纲要》,表示将围绕基础设施、区域市场、区域旅游、产业布局、生态环境、民生保障等“六个一体化”目标,积极推动四城市“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品牌共推、环境共建、社会共享”。杭州都市经济圈合作发展协调会办公室有关人士表示,下一步杭州都市经济圈将通过实施好合作项目和一体化行动纲要,打造长三角“金南翼”。
“一体化”进程在加速
杭州都市经济圈以杭州为中心,湖州、嘉兴和绍兴三市市区为副中心,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德清、安吉、海宁、桐乡、绍兴、诸暨11县市为紧密层,规划区域总面积34585平方公里,约占长三角区域的三分之一。2007年和2008年,杭州都市经济圈市长联席会议第一次和第二次会议先后在杭州和湖州召开。2008年7月,规划、交通、环保、旅游、产业、宣传6个专业委员会正式开始运行。
“目前,杭州都市经济圈‘一体化’已经取得丰硕成果。”据杭州都市经济圈合作发展协调会办公室主任周开疆介绍,在交通方面,2008年杭州主城区与萧山、余杭实现了公交一体化,安吉、海宁、桐乡、绍兴县等也都在积极与杭州接轨,制定了推进公交一体化的具体行动方案;在社会保障方面,截至2009年3月底,杭州市区以外与杭州医保联网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扩大至30家,杭州医保的参保人员已经可以在湖州市的德清县和安吉县刷卡看病;在通讯方面,杭州市区与萧山、余杭从2008年7月1日起实行固定电话同城同待遇,“目前都市经济圈内各县、市均已达成共识,将以更积极的姿态加快推进杭州都市经济圈一体化进程。”
记者还了解到,下一步,都市圈四城市可能将共同争取“026”这个全国电话区号,扩大同城化范围,并借鉴武汉都市圈的经验,力争在今年内实现邮政快递“一日达”,统一四个城市的投递时限和服务标准,为区域内日益发达的电子商务提供便利。
“抱团取暖”共度时艰
本次市长联席会议上,杭州市市长蔡奇表示,四城市应该利用杭州都市经济圈这个载体,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实现“抱团”发展。他建议,“四地政府应该共同搭建平台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共同组团北上南下带领企业推销产品。都市圈内的市场应互通有无,如杭州电子商务发达,就可为都市圈内其他城市的企业提供相关服务,帮助它们更好地拓展市场。此外,政府还要鼓励引导产业梯度转移,促进都市圈内杭资企业向周边县市‘搬出一个新天地’。”
记者从2009年杭州都市经济圈合作项目计划安排表上看到,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其中占据了很大比重。比如,将在年内开工建设的全长10.207公里的“嘉绍(嘉兴海宁—绍兴上虞)跨江大桥”和全长12.32公里的“嘉绍隧道”,以及即将开始做前期准备工作的“沪乍嘉湖铁路”等项目皆位列其中。
在扩大旅游市场方面,杭州都市经济圈内四城市联合打出了“江南绝色·吴越经典”的区域整体旅游品牌,并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杭州都市经济圈旅游手册》。今年3月,杭湖嘉绍四城市又联手推出了杭州经济圈“旅游优惠月”活动,圈内老百姓凭居民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可享受旅游景点门票五折优惠。接下来,旅游部门还将前往东南亚和欧洲等地发放都市圈旅游消费券,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
抢抓上海世博机遇
“接轨上海,错位发展”,是杭州都市经济圈所有城市在发展中形成的共识。明年将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也早已吸引都市圈各城市的目光。嘉兴市市长李卫宁表示,杭州都市经济圈应抢抓上海世博会机遇,积极开拓上海市场。
据杭州都市经济圈协调会旅游专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透露,2009年将重点加强在接轨上海世博会、发展世博旅游经济方面的宣传力度;共同邀请取得上海世博会门票代理权的旅行社,前去都市经济圈四城市踩点、编排经典线路,争取境外客源;并整合推出经典旅游线路统一在今年6月于上海举办的浙江旅游交易会上参展,在信息共享、客源共有等方面更多地谋求与上海世博会官方机构形成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
上海也在积极关注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发展。出席此次市长会议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办公室主任、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副主任胡雅龙认为,杭州都市经济圈虽然成立时间比较晚,但它的政府合作机制以及所取得的成果,目前在国内已经走在前列,是专家公认的国内经济圈第一梯队。专家还表示,杭州都市经济圈是长三角一体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加速发展,对整个长三角共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今后,杭州都市经济圈将会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