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正在考虑,对于外来人口来说,在北京工作需要一定低成本的支撑,尤其是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又不能覆盖到他们。所以我们现在正在考虑,比如在唐家岭地区,建设公租房来解决这些问题。”黄艳说。
据黄艳介绍,唐家岭村的户籍人口为4000多人,但居住了4万外地人口。其中60%到70%都是服务于海淀山后产业园区的“小白领”。唐家岭村的整治改造,在农民城市化的问题解决之后,最大的问题就是给这些人提供他们负担得起成本的租赁房。
另一方面,住在唐家岭村的农民,很多年来都是以出租房屋为生,今后的生活保障也需要支撑。
黄艳说,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今后要以唐家岭为例建设公租房。以前会给集体产业、集体经济留一部分的产业用地,支撑农民长远生产生活的收入保障。这些产业用地,有些地方用于工业用地,有些地方出租做了仓储用地。在城市功能配套上,这些地方也缺少特殊住房。
“因此在集体产业用地上建设公租房,可以达到三赢的效果。”黄艳说。
市民对话一把手 今日做客:市民政局
■ 问答
Q 世界城市何时能实现?
世界城市目标有望提前实现
黄艳:在北京2005年获得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到2050年左右,北京要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行列。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其实我们提速了很多,比如在经济发展方面,在2001年申办奥运会的时候,北京人均GDP过了三千美元,到现在已经迈入了1万美元的阶段。所以说北京发展和变化速度非常快,而且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我想可能用不着这么长时间,世界城市的目标就能提前实现。
Q 加快南城发展如何体现?
在建轨道交通七成都在南城
黄艳:去年北京市出台多项措施加快南城发展。对于南城发展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北京200多公里的地铁,可能70%以上都在北城,但是在建的另外200多公里,里面有70%都在南城,地铁本身建设就带动了城市的发展。
Q 地铁是否延长到河北?
采用何种轨道交通方式未定
黄艳:北京和周边区域的合作发展中,肯定会将快速轨道交通连接到周边地区,但以什么方式接驳,还要进一步研究。
市规划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北京与周边地区的轨道交通连接正在研究,比如河北省的三河,但应该不会采用地铁的方式。轨道交通有很多种,地铁、轻轨、市郊铁路、国铁都是轨道交通。地铁是一种短距离、大运量的交通工具,它速度不快,而且站点较密,刚起步就要停车,不适合较远距离的交通出行,否则运行时间会很长。具体采用何种方式,目前还在论证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