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套方案打通“穗莞深”
为实现上述目标,规划设计了三套方案连通白云机场、广州北站和广惠深铁路和穗莞深城际铁路。方案一是广惠深铁路和穗莞深城际铁路下穿机场跑道,直接引入机场1号航站楼,向西延伸以隧道或高架的方式接入广州北站;方案二是上述城际铁路走廊南移,全线高架接入机场南面的地铁高增站后再向西延伸接入广州北站;方案三是将走廊北移,从机场北部经过,向西与广清线部分公用走廊接入北站,并于机场北面设置穗莞深进站线。
在打好交通基础之后,规划还提出将整个机场及周边区域划分成知识城(九佛镇)—枢纽港(机场)—服务城(新华镇)三大片区的方式,规划人口20.5万。其中九佛镇属于萝岗区,新华镇是花都区的中心城区所在地,也是花都主导产业之一汽车、珠宝业的集中地。
整个区域发展将按空港区、空港紧邻区、空港相邻区错落式展开:其中空港区以地勤服务、旅客服务、航空货运服务、相关政府机构等为主;空港紧邻区以航空食品、航空公司总部、航空公司职员宿舍或酒店、生活服务设施、物流企业等为主;空港相邻区以高科技产业、电子通讯产品制造、跨国公司总部为主。
如此的产业布局,白云、花都、萝岗自然各就各位,傍着空港经济梦想起飞。专家认为,广州的空港规划应该尽早出台,免得白云、花都只打自己的“小算盘”。
地理论见
运输网路是空港关键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郑天祥教授表示,建立完善的交通运输网路体系非常关键。现在地铁、轻轨去不了机场,还是不太方便。还有在货运、客运方面,我们应该明白空港区的交通系统不仅仅是广州市的,佛山东莞等周边城市也要纳入其中的。东莞的制造业比较集中,这利于货物运输,其实也是空港区的辐射作用之一。现在香港、深圳都在抢货运。目前东莞的客源中,只有三分之一是向着广东,三分之二向着香港那边。
广佛同城化,广州与东莞也应该同城化,然而东莞却编入另外一个经济圈,不太合理。因为广州有服务业,东莞有制造业,把两者结合起来,将是一种不错的发展模式。
随着空港经济的发展,当地产业也应该转型。例如花都区主要是皮革和珠宝产业,都是贸易加工的,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未能到空港经济的高度,应该考虑提高技术含量或寻求新的。另外,广州的新开发区还不够。
区域相互之间要协调好。花都白云作为主要的区域,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规划的落实,如果以上几点协调好了,那么空港经济也就能走好一段路了。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院长周春山认为,空港以机场为依托,机场是需要腹地来支撑的。所以,规划中交通系统的完善,吸引和疏散客流,也方便周边城市的乘客快速进出。有机场在,就要解决落地的问题。机场周边是农村经济发展留用地,要考虑到农民的安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