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飞跃南北
直接危及3660棵珍稀濒危植物
“哈尔滨建设高架桥穿越植物园要慎重!”王文采、蒋有绪、匡廷云、洪德元、金鉴明5名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闻讯后深感担忧,联名呼吁: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东北寒温带森林植物园保存着多种珍稀濒危植物,一旦遭到破坏是不可修复的,而植物园内建设高架桥势必破坏植物园的整体功能。市政公益工程可供选择的线路应该不止一条。即使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也必须保护好植物园,这是对历史负责。
“未经专家论证,野蛮施工,哈尔滨有关领导应出面坚决制止。”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分类学家王文采说。
“高架桥横跨植物园,50年之后将是哈尔滨市政建设的一个最大败笔!”东北林业大学生态教研室一位教授忧心忡忡地说,显而易见,桥上穿梭的车辆产生的尾气污染将覆盖植物园珍稀濒危植物;汽车的轰鸣声将淹没鸟鸣声;司乘人员和行人随手丢弃的烟头极易引发森林火灾;植物园的珍稀濒危植物、小动物们将面临“祸从天降”的风险。
一桥飞架植物园南北,将直接危害5类1686株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涉及红松、樟子松、水曲柳等29种3660棵珍稀濒危树种;直接危及红瑞木、接骨木、金银忍冬等灌木树种3382株。据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总工程师李长海介绍,植物园内有3棵兴安松,是他1985年运用克隆技术从内蒙古自治区嫁接引进的国家濒危保护植物。而我国自然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兴安松目前也仅存4棵,是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其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
生态与发展之争
植物园将遭受“灭顶之灾”
根据哈尔滨市建设部门的整体规划图纸显示:横跨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的高架桥,主桥9跨长434米,桥宽34米,约占植物园1.2公顷林地。
业内人士认为,这将导致全市每年至少多出438吨二氧化碳,减少319.74吨氧气,植物园的生态圈也将被打破。
事实上,植物园的生态圈并不是第一次遭破坏:2000年,哈尔滨市为了拓宽哈平路,侵占了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内“植物地理区”的1.46公顷林地,砍伐树龄超过40年的珍稀濒危树木531棵;时至2005年,植物园紧邻哈平道路一侧幸存的300多株珍贵树木全部死亡———虽然是局部性打破了生态平衡,但仍然遭到了大自然的无情惩罚。
“拓宽哈平路”殃及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后,2001年6月,哈尔滨市再次出台《保健路(哈平路———大庆路段)拓宽改造工程方案》,拟采用高架桥跨越植物园方案和沿植物园墙外绕行方案。
当年9月6日,黑龙江省林业厅召集省内外林业专家进行专家论证。哈尔滨交通与环保方面的专家几乎都举双手赞成建设高架桥穿越植物园的“高飘”方案;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的专家则一致否决拿“都市绿肺”开刀的方案。
地方早有立法
不得在植物园内新建城市公用设施
为了避免植物园再次遭到厄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在2003年提出了一份《关于以立法的形式保护省森林植物园的建议》提案,并送到了时任省长的张左己的案头。张左己作出重要批示:“森林植物园和太阳岛是哈尔滨市人的命根子,要世世代代保护好,决不允许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