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通过北京城区的崇文、宣武、东城、西城四个区合并为两个。将东城区与原崇文区合并,成立新的东城区;西城区则与原宣武区合并,成立新的西城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发展系副主任宋迎昌认为,一个区应有合理的规模,规模太小,管理成本过高,不合算,区域太大,又管不过来。他认为,东城、西城、崇文、宣武人口基本都在50万至60万之间,如果按照100万人口一个区的通行标准计算,四个区合并为两个区是比较科学的划分。
“文武东西”四城曾想四区并一区
公开的资料显示,早在2002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就向北京市政府和规划委建议,把北京的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四个城区合并为—首都区,以强化国家首脑机构所在地和国务活动功能,强化历史保护。据媒体介绍,类似的建议,在2003年的一些城市建设研讨会上,还有不少专家提及。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毅存是最早提出四城区合并方案的参与者之一。3年前,高毅存给北京市政府写了一个提案,建议将东、西、宣、崇四城区合并成一个老城区。
不过,这些建议并没有被采纳。根据当时的会议记录显示,因为类似的建议,多数学者并未深入考虑过,建议一出 “语惊四座”。
四区合并,起因于“南穷北富”
很早以前北京就流传着“东城贵,西城阔,崇文穷,宣武破”的说法,现在为止,四城区间的经济发展落差,也未能弥合。此次北京城四区的调整中,实际上也和经济落差过大不无关系,这种发展落差,甚至直接反映在民间关于四地房地产价格的说法上—“宁要北城一张床,不要南城一间房” 。
总体来说,四区合并成两区是有利于北京发展的,之前四区的发展得不到均衡,崇文区、宣武区尽管都属于空间资源短缺的城区,合并后资源便能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