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鲸吞的“生存空间”
“政策法规不过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不能当真。”一位地方官员如此表白
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古商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活化石”,近10万平方米、380余栋明清古窨子屋建筑,静卧在湘西大山深处。当房地产开发商的推土机开到古建筑旁边时,这座被文物学者认为完整记录中国古代商业文明全过程的古城,行将走向消亡。
这只是当前在中国内地上演的房地产开发追逐风景名胜的故事缩影。
在不少城市,被文物界视为“珍宝”的历史文化古城景区,正面临开发过度危机。依托古城的品牌优势,房地产开发不断升温,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遭到商业化侵袭,一些核心景区外的古建筑遭到强拆,整体风貌受到破坏。
在这股浪潮中,一些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成为牺牲品,有的倒在推土机下,有的被迫“减肥瘦身”。
“要给历史名胜一点生存空间!”有关专家发出呼吁。
又是一场“生死”考验
本刊记者在洪江古商城看到,核心区外的许多精美建筑已被夷为平地,在瓦砾堆上新建的楼盘和酒店与古城风貌格格不入。一段风景优美的沿河风光带被建成商业步行街,门面价格达每平方米1.6万多元,高出当地均价数倍。
无独有偶。凤凰古城从被文物专家发现,到地方政府引入开发商进行旅游商业开发,也经历了一个“狂飙突进”的阶段。
站在古城南华山上,本刊记者看到数栋钢筋水泥楼房居高临下,俯视着一大片深褐色的飞檐翘角的古建筑群,而一些看上去古香古色的“老房子”,也只是现代“仿古建筑”。最能体现凤凰风情的吊脚楼,有一部分已被改建成钢筋水泥结构的民居,只在回龙潭附近尚留有10多栋老屋。
凤凰县建设局负责人说,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一些凤凰人将祖传的老屋拆掉,重修成两三层的“家庭旅馆”;或随意洞开门面,加层盖房,越来越多的新式房屋穿插于古巷之间。
沈从文墓地前方,原本是一段宁静的江堤,现在却被当地居民圈占,建起一栋体量巨大的宾馆,将墓地原本幽雅的环境完全破坏。
这些曾经被视为“欠发达地区”的古城古镇,在享受旅游开发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将面对一场“生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