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之保护:创造性挂牌
保护与建设如何并存,一直是两难之举。鹤城,则在两难中有了大胆之举!
古遗址、古建筑等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自不必说,普查、保护是首要任务。老卜奎城地上、地下文物分布十分丰富,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7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3处。
自2007年9月开始的为期五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涉及到全市七区九县(市)的157个乡镇。截至今年4月底,我市共调查不可移动文物2362处,其中,新发现2049处,复查313处,填补了我市文物考古领域多项空白。
一些有保留价值的历史文化建筑和遗迹,更被市政府创造性地“挂牌保护”,目的是“抢救性地挖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防止误拆”!市规划局名城保护科负责人刘辉介绍说,从2008年8月起,我市已有265处历史建筑挂上保护牌,其中184处是在2005年公布的33处保护建筑和一处历史街区的基础上逐一进行的单体建筑挂牌保护,81处是尚未正式公布为保护建筑的拟保护建筑。为此,我市还在报纸上发表《关于对我市历史建筑进行普查登记和挂牌保护的通告》,对各部门提出严格要求,严禁为了部门利益隐匿、瞒报或拒不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的行为,要求切实履行保护历史建筑和维护保护牌的责任。
市建设局主动协调房地产开发商,在拆迁和建设过程中,直接参与历史建筑的修缮及周边环境的保护工作。他们还结合城区绿化,有意识地进行历史文化建筑的恢复和利用工作,计划建设马恒昌公园、516部队遗址公园等,深入挖掘和彰显其所代表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的环境价值、历史价值及总体品牌价值。
行进未来
历史文化名城这张名片上,应体现的是鹤城历史的记忆、文化的声音、独具的特色,向世人展现一个完全不同于其他城市的鹤城形象。
此前国内专家、学者多次为我市历史文化把脉,以及11月16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所的专家与我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讨论《齐齐哈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讨论稿)》……一直以来,我市都在倾听更多的声音,融合更好的想法,探索更新的思路。
而这些远不止,未来,在我们向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行进的途中,我们需要做的还有更多。
-保障——有规矩才成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用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上,也同样适用。名城保护涉及到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方方面面,必须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法规才能为依法行政提供保证,因此,应通过完善地方政策和法规来保障齐齐哈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形成完整的名城保护法规体系。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所所长张兵,之前对我市进行了几个月的实地调研和考察。他说:“齐齐哈尔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以及历史文化名街、历史文化风貌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方面,应当制定出具体、详实的条例、法规,以便日后的名城保护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同时,张兵建议,还应设立保护管理机构、建立专项资金、建立文化遗产档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