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绿地、万达作为当前仅有的大型非上市房地产公司,年销售额不容小觑,且未来企业若顺利上市,预计将成为强劲对手;而恒大的二三线城市战略在当前国内楼市发力点向内地纵深转移的背景下收效显著,2010年发展势头极为惊人。2010年10月、11月恒大连续刷新单月销售记录,全年销售额超500亿元已成定局,是当前少有的发展速度堪与万科匹敌的大型房企。
此外,绿城作为国内对高端物业可维持大规模开发的房企代表,虽短期增长不尽如人意,但长期看仍有相当竞争力。
金融保护与并购机会
经过2009年的极度宽松后,金融环境趋紧的形势已成。2010年信贷总量控制、准备金比率、利率等政策工具先后施行,2011年信贷政策将更加趋紧。
近期央行确定2011年我国货币政策基调转为稳健(2010年为适度宽松),新增信贷的规模预计或将为6.5-7万亿元(2010年为7.5万亿元),M2增速15%-16%,全年有三到五次加息可能。
在此情况下,2011年的房企资金链将更趋于紧张。
但短期仍处于较好状态。从历年本年资金来源与开发投资额的差额看,2010年前10月为18853亿元,与同期开发规模比较,可知当前资金链情况略逊于2009年,但较2008年明显转好,较2007年也不相上下。
大规模的房企对调控政策尚有承受能力,预计若政策力度若持续到2011年下半年,中小房企资金压力方较为明显。
大型开发商会通过各种手段保护好自己的资金链寻找优质股权或者土地,中小型房企的多半会稀释股权,提供大量的并购机会,2011年大型央企之间的房地产业务合并以及中小型房企的合并都会比较活跃。
土地市场的总体平稳与优质土地竞争加剧并存
2010年政府史无前例地加大土地供应力度,全国30个省、市、区(西藏除外)2010年度住房用地计划供应量为18万公顷,同比增长超过135%。
整体供应力度的加大对应的商品房用地比例的减小,尤其优质土地依然稀缺。以上海为例,十二五期间,上海住房规划建设约1.25亿平方米,其中保障房建设占到了总数的半壁江山,用于商品住宅建设仅1700万平方米,仅占总数的13.6%。
供应稀缺的情况下将导致未来新建商品住宅的普遍高端化,以与保障房形成明显区别。预计2011年土地市场整体将平稳发展,但部分优质土地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住宅在整个用地计划中的占比需要继续加大。
二三线城市将是未来竞争的主战场
二三线城市在本轮房地产调控中依然表现良好。细察2010年不同城市的楼市交易情况,可看到上海、北京、杭州、深圳、苏州等一线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的商品房成交面积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滑,但同期全国商品房交易面积仍在上升,这正是中西部二三线城市楼市发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