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绿道的钱从哪里来
没有大拆大建,资金主要由各级财政投入
2372公里的珠三角绿道网,去年一年就建成贯通,很多人问:这到底得花多少钱?
记者了解到,绿道网的建设并没有采取“大拆大建”的模式。没有大规模征地,而是通过绿道,串联整合多年形成的绿色资源,尊重自然、因形就势、逢树绕路、遇水搭桥。这一绿道网涉及珠三角9个城市,直接投入约30亿元人民币,铺路、绿化、驿站建设和标识制作等四方面的资金全部由财政投入。各地市及各级政府的投资分配则明显不同,如广州投入的5亿元,市级财政占大头;佛山投入的4.3亿元,市财政为2000万元,剩下的根据各区、镇的财力分摊。
广州市常务副市长苏泽群介绍,去年广州市建成绿道1060公里,覆盖全市12个区县,串联234个景点、98个镇街、42个亚运场馆、52个地铁站。绿道建设与广州迎亚运环境整治、城市绿化、河涌整治等工程衔接,平均每公里绿道的造价是50.8万元,这笔投入广州承担得起。
相关部门算了一笔账,建设1公里市政道路的成本是1500万元左右,建设1公里高速公路不下1亿元,少修1公里的高速公路,可以多建100多公里的绿道,其社会效益要比高速公路大得多。由于绿道为非机动车道,路面本身的养护成本也不是很高。
现在让人担心的是绿化景观带的养护,以及驿站、停车场、自行车租赁服务等配套设施和服务的可持续运行。绿道刚刚贯通,有些路段、有些驿站的确面临游人较少、营业额不佳等问题,如果只有有形的绿道,而没有运作成熟的驿站等服务,这样的绿道只是一个摆设。所以,地方政府有责任对这些服务环节给予更多的支持。
如今,一年建成绿道网的目标已经完成,接下来广东将完成珠三角绿道网的路网建设,统一标识,全面建成驿站等配套设施,做到成熟运作。2012年后,珠三角绿道网将向广东省内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延伸。
东莞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绿道办副主任黄宇东说,东莞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建成适宜城市需求的绿道网。“未来几年内,东莞市民从市内任意一点出发,基本上可以在10分钟内进入绿道网。”
中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崔振南认为,绿道不仅要好看,更要好用,绿道应该是上学、上班的安全之道,这样将会吸引更多人骑自行车出行,使绿道成为真正的“绿色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