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广东省总长达2372公里的珠三角省立绿道网全线贯通,这一区域9个城市的200多处森林公园、风景名胜、海岸河堤、文化古迹,犹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其间。
春节期间,这条由自行车道、徒步道、绿化带、驿站组成的绿道,成为一条新的景观游憩路线,人们穿行其间,好不惬意。
这一集生态、休闲、文化旅游功能为一体的绿道网,正改变着珠三角人们的生活方式。
已建成的绿道什么样
形成纵横交错的绿道网,驿站服务设施齐全
漫步水岸、绿草、红花之间,欣赏岭南水乡美景;骑自行车,便捷穿越市区纵横交错的绿道网,既不受汽车拥堵之苦,又能在上下班途中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城市不再是“只长楼、不长树”的“水泥森林”,农村也不再是道路崎岖、人迹罕至的“穷乡僻壤”……得益于新建成的绿道网,这一切在珠三角渐成现实。
在珠海绿道的海天驿站附近,市民谢许兵告诉记者,这里的绿道一建成,他家就买了两辆自行车,以便周末和节假日去绿道骑游。“我和妻子都是上班族,孩子正在读小学,平常没有时间锻炼身体,现在全家都喜欢骑车走绿道这种出游方式。”
很多人以为绿道就是经过绿化的道路。其实不然,如果只搞道路绿化,离绿道的本质还差得很远。
绿道概念,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西方国家。珠三角的绿道,又增添了新的内涵,就是在这一区域原有绿地的基础上,沿着河滨、溪谷、山脊等自然走廊,或者铁路线、沟渠、道路等人工走廊,建立线型开敞空间,把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以及一些高密度住宅区内的开敞空间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绿道网,并选取若干区域绿道,按照省立公园的模式保护和利用。
在广州市官洲绿道的小洲村驿站,具有岭南特色的仿古建筑让人眼前一亮,这里设施齐全,工作人员服务周到。租一辆自行车每小时3块钱,而且可以在别的驿站还车。驿站里有免费上网的笔记本电脑,还有固定电话,可拨打长途。这里有七八个圆桌,6个洗手池等硬件设施,提供免费直饮水和各种付费餐饮服务。这些设施不怕丢失或被人损坏吗?工作人员说:“有监控摄像头和保安呢,一般情况下没问题。”
广州市建委一位负责人表示,他们正计划在合适的驿站筹划大型停车场和住宿服务,让人们能够从容地从“四个轮子”上下来,踏上“两个轮子”,走到哪里吃到哪里、住到哪里。
“珠三角的绿道,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慢行’的选择,倡导的是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房庆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