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亚运建筑遭强拆”幕后
究竟是投资商明知故犯,还是亚组委粗心大意?是地方政府过河拆桥,还是土地执法风暴挡也挡不住?
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广州增城“千万亚运建筑遭强拆”事件,恰似一出最新版的“罗生门”,当事方各说各话,外人如坠五里雾中。
政企双方:“该说的都说了”
2011年2月24日,记者来到增城市(广州辖下县级市)新塘镇仙村管理区的基岗村,此地刚好位于广州东郊黄埔区与增城市区、东莞市区三角地带的中心。
过去十天里,增城市国土及城管部门两度大举出动,以清理“违法建筑”为由,拆除当地曾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马术比赛服务过的马厩及相关建筑群。当时,离亚运会闭幕(2010年11月27日)还不到80天。
有媒体报道,2月17日的第二次清拆行动,增城市市长叶牛平亲自到场“督战”,并带来了500多名国土、城管、公安等部门执法人员,动用近10台挖掘机和10多米长的大型运输车。清拆的“违法建筑”占地18.3亩,据说当初建设投资达人民币1000多万元。
当天还召开了违法用地整治大会,增城全市各镇及街道负责人前来“观摩”,以示向市内其他违法建筑“宣战”。
记者在“强拆”现场看到,一切似乎已恢复平静,未见挖掘机轰鸣的场景,只留下一堆堆杂乱无章的钢筋混凝土。不过仍有部分马厩及马术盛装舞步训练设施未拆,几匹马安静地待在马厩里,好像前几天热火朝天的场面,并没有影响它们的心情。
记者曾联系增城市政府及市国土局采访此事,得到的官方答复是:“欢迎媒体监督,但有关事件的报道就到此为止吧,希望媒体不要继续炒作。”
增城市一位不愿具名的政府部门人士私下向记者表示,早先媒体的报道与事实有些出入,但市政府方面会承担起由此引发的外界批评,不打算再做回应。
事件中的另一方,即上述“违法建筑”的投资方香港皇朝家私集团,同样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要求。“强拆”事件发生后,一度出面应对媒体的集团董事谢焕章,通过其秘书致电记者称:“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该说的也说了很多,就不再回应这件事了。”
2010年2月14日,即增城市第一次出动百余人“强拆”当天,身在香港的谢焕章接受记者采访称,广州亚运会期间,他们提供的有关设施和场地,接待了38名运动员和工作人员,承担了参赛马匹的检疫、训练等任务,能够为亚运会做出贡献,是企业和全体员工的自豪。
对于该项目的土地使用手续不完备,谢焕章表示遗憾,并强调这种不正常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也不会影响企业继续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的决心,“只是以后做事之前,要把什么都搞明白以后再做”。
皇朝家私集团同时发出公开信,称建设有关项目,是积极履行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为此还获得过当地政府赠送锦旗表扬,若此事处理不公,不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会令公众对企业产生误解,影响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