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城市规划 >>
 
“扬州模式”击打中国城市规划“软肋”

时间:2011-07-03  来源:凤凰网  作者:张月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鉴真东渡,秦少游梦吟,朱自清荷塘踏月……当斯人已去,当“扬州八怪”的时代业已湮灭,纵使老街古巷意趣深远,楼台歌榭诗意犹存,亦不能作为一座现代城市的永恒资本。城市的宣传可以倚仗源自古老历史、特色文化的响亮名气。然而,对于市民而言,城市终究是一个生活的场,他们更加在意的,是在这个场力作用下,个体和群体将有怎样的当下与未来。历史和文化两个维度,并不能涵盖“扬州模式”的全部思路。近年来,在中外关注的“扬州模式”的背后,是中国多个城市规划者、管理者对城市本身历史价值的理解与思考的缺失。

刘太格曾在扬州的规划建设上,操刀过大项目。对于这位世界级“花园城市”新加坡的“规划之父”来说,扬州的城、扬州的水、扬州的“一笑一颦”,都令他倍感难忘。他曾说过,“扬州于我,有着恋人的感觉。”即便是在这个处处高楼泛滥的千城一面的时代,扬州城依然有着开阔的天际线。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按照“修旧如旧”的理念开发、保护古城。这座城市道路、建筑的风格、端庄古朴的立面色彩,都与古城的历史文化相得益彰。当人们行走在扬州城中,行走的时间越长,越能体会到这的确是一座耐人寻味的城市。她的魅力不仅限于她表面的秀丽,限于她迷离婉约的旧朝遗风、江南气韵,她是精致而丰富的。事实上,扬州并不是一个功能单一的城市,旅游、文化、历史名城的标签,均尚不足以准确、充分地对其进行描述。扬州规划者的过人之处在于,先认清了自己城市本来的面目,再去思考,如何量身定做符合自身定位的发展模式,并且为之不懈努力。

所谓城市发展模式,是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通过融合某种特有的驱动元素(如文化、资源、区位等),经过长期的积淀或演化,以共有信念的方式主导城市发展方向,并贯穿城市发展过程的一种均衡路径的自我维持系统。譬如,法国巴黎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以历史文化传承为导向的。塞纳河、埃菲尔铁塔、凯旋门,这些作为巴黎符号的城市标志,已经深入人心。但巴黎之所以能成为一座世界名城,不仅因为它历史文化的积淀与延续,更在于它精心的延续性经营。英国的伦敦,则是一个充满选择机会的城市,强调城市的多样和包容,带给人们无限选择的可能性。同样在欧洲,音乐已经融入了维也纳城的生命,让维也纳“音乐之都”的名号传遍了世界。在新加坡,政府将国际化与当地文化传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去构建城市……

而在中国的江南,扬州小城已经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城市发展模式。近年来,“扬州模式”引起了海内外学界的高度关注。扬州以其独树一帜的城市发展模式,在中国的城市发展史上留下了一笔清晰的墨迹。在2009年,刘太格在接受扬州电视台采访的时候,曾留给扬州这样的评价,“扬州将是中国第一个整体规划成功的城市,具备了超过新加坡城市建设的条件。”刘太格的这一评价确实令扬州人有点受宠若惊。时隔两年,当2011年城市规划与发展大会将会址选在了扬州,当来自城市建设及环境能源保护领域的政界、商界、学界人士齐聚扬州,这座城市的面貌在众目睽睽之下展露无遗。“扬州模式”再次成为公开摆放在桌面上城市议题。扬州城内,究竟发生了些什么?

“扬州模式”关键词:精致 创新 幸福

南京大学城市研究院院长张鸿雁教授,作为江苏省城市现代化研究基地主任和首席专家,多年来对扬州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作出了系统的研究。根据他的定义,扬州模式是指在“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的核心概念引领下,以“创新”统领城市社会、环境、经济的全程建设、以“精致”统领城市产业、生态、文化的全域建设,以“幸福”统领城市就业、消费、生活的全民建设。 。

在张鸿雁看来,城市发展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主体战略思想,城市在区域环境发展中必须要有它鲜明的定位。在中国,很多城市自从“十五规划”以来,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经历了多次反复,目标游离不定。一座城市如果在一开始就看不清自己,不能发掘出独具特色的准确定位,城市管理者、规划者的思想变幻无常,那么,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瘦西湖是扬州的著名生态景观,但“精”与“瘦”不仅仅只是瘦西湖的样貌,这两个关键词,也被延伸运用到扬州的城市规划思路和产业布局中。精致的本身就代表了扬州的特色,更难得的是从城市规划的构建到实施的整个过程中,都完好地保留了中国的本土特色,并没有简单复制国外城市的发展模式。扬州城市规划能得以顺利实施,城市管理者没有反复思变,都得益于城市找准了定位。

行走在扬州街道上,很难看到大的横幅,电线杆子上也没有小广告,道路地面洁净。在马路的中间亦看不到用来分隔车辆和防止行人横穿马路的隔离栅栏,这在其他城市,是不常见到的景象。乘坐扬州的公共汽车,可以看到车上为儿童、老人以及残障人士设立的专座,车上有垃圾桶,供乘客随时使用。

 
上一页 页码:[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扬州模式”击打中国城市规划“软肋” 的资料
· 山东将建"一张图"信息平台 卫星实时监测城市规划 [2016-06-16]
· 打破“村村点火” 推动城市规划高度集约 [2016-06-16]
· 李群:高标准、精细化搞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2016-06-13]
· 2015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6-05-31]
· 徐振强:智慧城市生命力在于与城市规划、生态文明协同创新 [2016-05-30]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