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来到哥本哈根,一路感受当地环保、生态的低碳生活方式,对于碳排放、气候变化等过去感觉生涩、专业的词语,有了更为切身的感受和体会。
“海南作为中国第一个生态省,应该可以从北欧学习很多生态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发展经验,这是非常有价值、也是更有意义的事!”中国驻丹麦大使馆文化参赞李金生认为。
提起哥本哈根,过去想到的是安徒生笔下的那个童话世界。现在,首先想到的或许是曾在哥本哈根召开过的那个著名的世界气候大会,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
真正来到哥本哈根,一路感受当地环保、生态的低碳生活方式,对于碳排放、气候变化等过去感觉生涩、专业的词语,有了更为切身的感受和体会。
“海南作为中国第一个生态省,应该可以从北欧学习很多生态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发展经验,这是非常有价值、也是更有意义的事!”中国驻丹麦大使馆文化参赞李金生20年前曾在海南工作生活,他觉得,拥有一流生态环境的海南,在加快建设发展的同时,应该学习北欧先进的环保理念,走一条生态、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两轮生态生活
童话古堡、峡湾美景、午夜太阳、极光圣诞,再加上简约时尚的北欧品牌……这是世界旅游者公认的北欧独特魅力。然而,海南旅游促销团在北欧感受和领略到的,更多是其无处不在的环保理念的具体实施:入住的酒店大多标有“Flower”欧盟生态环保标志,是生态友好的绿色环保酒店;在街头巷尾,早已步入发达国家之列的北欧,自行车成为当地人和游客最主要的出行工具。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更被誉为“汽车时代的自行车之都”,是国际自行车联盟命名的世界首座“自行车之城”,自行车代步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据哥本哈根负责自行车项目的新闻官公布,推广哥本哈根自行车的基础设施,包括自行车轨道、专用道、停车位等方面的投入总计是30亿丹麦克朗(约合6亿美元),这笔钱构成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使哥本哈根成为真正的自行车之城。
在哥本哈根,蓝色的自行车道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据了解,全市自行车道已经达到350公里。为了将自行车道和机动车车道分开,自行车道会修得稍微高一些,不注意会以为是多出了一截的人行道。每次上下旅游大巴,导游都会反复提醒,一定要注意是否有自行车通过。由于道路设施完善,这里的自行车行驶速度甚至达到五六十公里/小时。市内设有很多自行车免费停车场,地铁前、商店旁、街道边,到处都有设计精巧、美观实用的自行车存放架,就连丹麦议会的门前,也建有专门的自行车停车场。
哥本哈根街头还有很多自行车免费使用点,只需要交20丹麦克朗的押金就能租到一辆自行车,交还自行车时,押金会自动退回。导游告诉我们,哥本哈根市对各种交通工具的重视程度次序如下:自行车居首,公共汽车第二,私人轿车最末。所以,在丹麦,你问路时人们告诉你的往往是骑自行车所花费的时间。
风车转出低碳
在北欧随处可见的风力发电。
通体白色的现代风车是北欧另一大景观。从到达哥本哈根机场开始,整个海岸线上都可以看到布满了海上风场;在乡间路上,不时就会闪过一排排的大风车。导游告诉我们,当地40%的电力来自风力发电,中国已经有不少地区到北欧考察引进其先进的风力发电技术。那些远看仅比电线杆大一些的白色风车,据说居然能够让十几个人一起站在最下面一层!
除了大力推广风能,北欧各国还在不断探索更多样化、更加有效的新能源发展模式。其中,秸秆发电、建立中心沼气厂、通过生物发酵提取乙醇、利用城市垃圾提取氢气和甲烷,利用海浪发电等都在北欧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
“输出这些环保、生态技术,现在成为北欧另一大出口项目。”李金生说,最近国内就有不少地区到北欧国家取经,并签署了在这方面的合作协议。海南作为中国首个生态省,可以在环保方面与北欧国家开展更多合作。同时,商务合作的增多,也将会从另一角度推动两地旅游业的交流,让北欧人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海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