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出现了城乡之间的隔离发展态势,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凸显,推动城乡统筹、实现城乡一体化逐渐受到各方高度关注。社会学和人类学家认为,城乡统筹就是要打破城乡分割壁垒,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经济学家认为城乡统筹就是要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规划学者从空间角度指出,城乡统筹就是要对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城乡物质和精神要素进行统一安排。
今天,站在临潼这块土地上,我们认为:城乡统筹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环境保护、社会事业等方面一体化,让农民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专访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行长黄俊
《闲致》:作为一家国有大型银行,国开行肩负着繁荣经济和扶持民生的重任,请您谈一下国开行陕西分行对于城乡统筹的认识?国开行陕西分行在扶持城乡统筹发展、关注民生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黄俊:开发性金融在推进城乡统筹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空间。这是因为,城乡统筹本身是一个体制、机制和理念创新的过程,是重新形成发展新模式的过程。开发性金融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宗旨,以中长期投融资为手段,把国家信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致力于促进市场建设、制度建设、信用建设,助力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领域、薄弱环节,国家战略性、政策导向性的业务,以及城乡统筹进程中的体制机制创新等,都属于典型的开发性业务,这些都需要发挥开发性金融的独特作用。开发银行已累计向陕西投放贷款达到2700多亿元,贷款总量1300多亿元,在全省各家金融机构中位居第一,其中向基层金融以及与“三农”直接相关的领域投放贷款470多亿元,为促进城乡统筹提供了有力支持。
开发银行在支持我国及全省城乡统筹的实践探索中,用开发性金融的理念和方法,形成了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模式:一是要发挥规划先行的引领作用。开行陕西分行通过编制《关中—天水经济区融资规划》及参与省内各区县的规划编制和107个重点镇的规划研究,明确了金融支持城乡统筹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二是要以建设投融资体制为支撑。为打破资金瓶颈,开发银行全力促进陕西省内各地市投融资体制建设,打造市场化投融资主体。大力推动各地市担保体制和信用机制建设,增强融资能力。三是要抓住城乡统筹的纽带。土地是调控城乡空间布局结构、激发要素生产潜能的重要手段。要确保建立保障科学发展的土地利用新机制,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盘活城市周边土地资源,带动城乡发展。此外,开发银行还积极支持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农民创业,大力支持地方基础设施的完善,全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城乡教育事业发展。
《闲致》:不少地方由于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在吸取这些教训的基础上,临潼国家度假区提出了“绿色城乡统筹”的理念,对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