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22日,2011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将在南京举行,届时3000多名国内外规划专家将齐聚南京,讨论城市规划的热点和难点。
本届年会在组织形式上有所创新,3000多名专家低碳出行,坐地铁上会,体验南京的公共交通系统。此外,规划部门还为专家们配发了《南京历史文化地图》,方便他们寻找南京的历史文化遗存。
专家把脉城乡规划
此次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主题是“转型与重构”,吸引了不少规划行业的专家参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建筑学专家、中科院院士郑时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等都将在会上做专题报告。
规划年会期间将举行30多个平行会议,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小城镇与村庄规划、低碳规划、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安全等14个专题会议,以及美好城市与“城市病”等9个自由论坛。另外还将有重大事件促进城市转型发展,城市规划教育,城乡统筹发展三个高端论坛,以及五个特别论坛。专家们将探讨城市规划工作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按图索骥,寻找“老南京”
本次规划年会富有南京特色。为了让参会代表更了解南京,规划部门准备给专家们配发地图。一份是南京全图,一份是四条考察路线的地图,还有一份《南京历史文化地图》。
《南京历史文化地图》的一面除了标注现状道路外,还勾勒出历史上的内外门,比如观音门、仙鹤门、麒麟门等外郭十八门,以及中华门、神策门等内门。同时标注历史上明代皇城的范围和宫城范围。另在南京范围内,标注景点古迹的具体位置。同时周边配以金陵四十八景的图片。地图另一面是南京老城及周边地区主要历史文化遗存分布图,标注了从下关中山码头经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到中山门、中山陵的民国轴线,以及中华门到内桥的南唐宫殿轴线、从明故宫到光华路的明宫城轴线。并在图上标注了江南贡院、江南水师学堂遗址等130个历史文化遗存的具体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