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定要杜绝生态城的虚假成分,一定要排斥那些所谓的‘野鸡生态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
日前,第二届中国(天津滨[简介 最新动态]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暨博览会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仇保兴在论坛上表示,面对当下良莠不齐的生态城市发展,主管部门将加强治理,“强化对全国各类生态城评比考核,凡是偏离既定目标或偏离已批准规划无法纠正的,应除名并通报批评”。
据悉,目前国内600多城市中已有90%以上提出要建设生态城市,其中,不乏打着生态城市的幌子来圈地赚钱的项目。
个别生态城被房地产“绑架”
对于近年来各地兴起的生态城建设之风,仇保兴用“已成燎原之势”来形容。
在应对气候变化、推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国家政策层面此前对于“生态城”的发展给予了鼓励。
据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国内已正式向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提出申请要建设“生态城市”的地方已有50多个,“遍布各省市”。此外,在全国现有的600多个城市中,提出要朝生态城市方向发展的城市,占到总城市数的90%以上。
“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地方党政首长最新也是最喜欢的话题。”上述人士表示。
多位与会者均表示,现在各地四处开花的生态城建设中,既有好的案例,也存在一些隐忧。
首先,是部分生态城选址存在问题,与生态保护之间实际相互抵触。
仇保兴讲了上海的一个案例:某国和上海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选择在崇明岛的生态最敏感的南端建设生态城,前期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并进行了大量的设计。
但据生态专家介绍,在崇明岛东滩是上海乃至整个华东地区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这个区域的生态也是最脆弱的,任何人为的改变都会导致几千种物种的消失,而其中有些物种,是独有的。
“在这个地方早就被确定为生态一类敏感区,不能做任何建设。但是我们有些房地产公司认定,我只要挂一个‘生态城’的牌子,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仇保兴说。
最后,住建部对于这项生态城的建设申请给予了否决。“这也导致了合作方的不理解。但是我们不会允许选址错误生态城的建设。”
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则是借着生态城的名义来搞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