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淄博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孙家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去的五年,淄博交通取得了飞速发展,淄博的城市面貌有了很大变化。未来,淄博的交通将更加便捷、更加绿色低碳、更加以人为本,智能交通将是我们的发展方向。
2010年12月24日,淄博市“周村—临淄”200路公交开通运营,与2009年“桓台—博山”300路公交一起,构成贯通淄博南北的“大十字”快速公交线,进一步优化了淄博市公交线网结构,有效缩短了市内区间公交车的运行时间,满足广大市民的出行需求。
2011年11月10日,淄博市中心城区大外环正式通车。淄博市中心城区大外环全长66.5公里,其中新建45.74公里、利用老路20.76公里,总投资11.09亿元。彻底解决过境大货车进城问题,有效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降低空气污染及交通噪音,为城区居民提供安全的出行条件及舒适的居住环境。 2011年5月19日,经过了几年辛苦孕育,淄博客运中心终于落成并顺利投入使用,解决了中心城区原有汽车客运站“弱、小、散、乱”的问题。 更便捷 更低碳 更以人为本 “未来,淄博的交通将更加便捷、更加绿色低碳、更加以人为本,智能交通将是我们的发展方向。”孙家友代表如是说。
据悉,“十二五”期间,借助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济南都市圈的战略机遇,围绕我市“中心凸显、十字展开、组团发展”的城市发展格局,我市将加快建设完善以国省道为骨干、以县乡道为支线、以通村路为延伸的干支相连的公路网络,全面提升公路现代化水平。不断加快老油路改造,方便群众安全便捷出行;进一步改造中心城区出口,减少城区的交通压力;加强东部路网建设,继续优化路网结构。最终形成“六纵十横一环”的干线公路骨架网络,在中心城区与次中心城区形成“三纵三横”的快速客货运输通道。
智能交通,是我们发展的方向。孙家友代表说:“要实现交通的智能化,就必须着力提高设施装备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 同时,调整运力结构,加快运力更新换代,引导营运车辆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其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
目前,我市中心城区26条线路、530台公交车安装了车辆智能调度车载机,28条线路、550台公交车安装了3G视频监控系统,并已开始正式运行,实现了公交车辆定位、远程视频监控、自动报站、业务调度等功能,提升了公交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提升了城市形象,淄博交通的智能化进程已经迈开了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