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群发展的“长三角实践”
长三角城市群,已被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称作“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在国家正式推出的长三角区域规划中,也把长三角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办公室负责人对记者说,长三角城市群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区位优越,通过各种要素的集聚与辐射,“以占全国1.14%的国土面积、约6.3%的人口,创造了全国约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人均GDP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多”,是中国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相关区域经济专家表示,区域的发展,更突出的是表现为城市群的发展。长三角城市群,目前可说是居中国城市群的“领头地位”,初步形成了“长三角实践和长三角经验”,其中有长期的历史演化和展开过程。
据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专家程建新说,长三角城市群,首先表现为由水运联结的江南城市带,继而表现为典型的城市连绵区。这个城市群的崛起,具有多层级的特征。初步划分,有泛长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长三角核心城市群和其他都市圈等层级的发展变化。拿长三角核心城市群而言,由上海和江苏沿江8市、浙江北部7市构成,呈现一体两翼的形态,为长三角一级城市群,是长三角核心区。此外,还有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杭甬都市圈等不同的“板块组合”。正因为层级多,这个城市群中不同层次的资源,就有了多层次“共享”的空间。
“梯度”资源共享形成“集群”发展
在今年4月份召开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11次市长联席会议上,长三角内的中等城市镇江市市长的一席话,道出了长三角城市群“梯度”资源共享的“精义”。
他说,高铁时代长三角各城市如何发展呢?一是要“依靠”但不“依赖”,在抢抓机遇中借力发展;二是“同城”但不“同质”,在加速融合中彰显特色;三是“自信”但不“自守”,在全面开放中深化合作,要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一个有序高效、市场统一、产业发达、分工合理的智慧城市群。
在沪杭这样的“一线”城市中,梯度资源共享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大背景下,杭州的金融产业布局也在深度衔接和对接。杭州市市长邵占维说,杭州致力于打造“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目前,杭州各类金融机构数量达275家,金融机构年末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在长三角城市中仅次于上海。同时,杭州作为长三角民营经济第一大市,民间资本活力充沛,非公经济所占比重已达到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