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和重点中学外迁
在医疗和教育资源方面,清华大学的研究成果建议将广州的海运技工类学校搬迁至南沙滨海新城;科技智慧类学校搬迁至东部山水新城;劳动密集类学校搬迁至花都副中心。三甲医院、重点高中则向外围迁移:在新城和副中心设立分院分校。南沙滨海新城承接都会区的大型商业中心和特色商贸市场的转移,承接都会区造船基地的转移。
构建广佛莞都市圈
在整体格局方面,清华大学的研究成果强调保护城市发展的基本生态底线,维护和强化“山、水、城、田、海”的生态景观特色,由城市“云山珠水”向区域“背山面海、山水交融”延续的山水生态格局。同时,建立三大城市智慧控制中心:都会核心、智慧硅谷、湾区中枢。
社科院建议,从区域视角出发,构建广佛莞都市圈,与港澳珠深形成大珠三角城市群南北两极,促进城市网络化发展,发挥广州在中国南部城市网络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广州老城区建设要与佛山城区建设相结合,新城区建设要考虑与东莞、大广州都市圈及穗港澳大都市发展相结合。
专家建言
王一鸣: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广州建什么中心要想清楚
“广州不应提更多的中心了。”王一鸣说:提十个,五十个又有什么意义?上海原来是四个,现在只保留了两个。因此,广州建什么中心,下一步必须研究清楚。
另外,王一鸣指出,广州必须弄清楚,其发展的战略方向在哪里?是向东还是向南?“我觉得应该向南。”是改造老中心地区还是暂时搁置旧城改造,再建一个新中心?是整个中心南移还是像天津滨海新区那样再造一个新城?这些都是下一步要研究的。
陈晓丽:建设部原总规划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
广州要把金融做起来
陈晓丽指出,广州在定位时起点要高,眼光要高。“能否提南方的中心?”她建议,广州把金融做起来,服务整个南方地区。
“我认为广州应该做内功,不能说一个开发区搞了就算了,要加强软件的建设,人才引进,进行升级换代,弥补不足。”她建议,应在这次研究的基础上分专题再往下做一做。不用落在很具体的城市设计上,先要明白大的方向。
王如松(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生态学会名誉理事长)
应由拓展型向优化型发展
王如松指出,要进行城市功能布局的研究,首先要对其生态基础进行研究。“能够支持未来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哪些?能够承受多少经济发展能力?有多少资源?有多少市场?”他表示,目前,城市的发展已由工业文化向生态文明过渡,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和智慧经济过渡。而广州之前所提的“东进西联南拓北优”都是拓展型的发展,目前应由拓展型向优化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