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谈商业中心的时候容易出现“高、大、洋、齐”。我们到纽约、伦敦,喜欢他们的城市中心,就是因为可以在路上逛街。城市的尺度需要和人的尺度成比例,纽约的第五大道是全球知名的,路的宽度只有5个车道,两侧步行道的宽度只有4米—6米,所以在那边走路时感觉有建筑陪着你走,而且有紧凑热闹的感觉。
我担心佛山过分重视形象的提升,而没有足够考虑到人的感受,这样建的不是一般规划师脑袋里的城市,而是像美国的郊区。美国郊区的特色就是不可步行,每到一个地方都要靠汽车,我觉得这个问题要高度重视。
规划城市VS做精乡镇
村镇规划若能做好,是对城乡统筹一个好的交代。不论是从文化旅游角度抑或其他角度来看,村镇规划都应当做得很精致,但前提是尊重村民生活习惯,让村民有更好的生活感受。
南方日报:产业、城市规划最终都离不开与人的融合。
刘太格:是的。严谨的规划技术,首先是从城市开始,然后再到片区,再到城镇、小区、组团、建筑;新加坡每一个步骤都是这样进行的。你们来新加坡觉得城市漂亮,其实不是这里漂亮建筑多,主要是城市设计透出的韵律感、安宁感,人感到舒服。这很重要,也是难点。
我们应该做好基本的东西,比如交通配套、社区基础设施、社区组织、商业中心的布局等,就像先做好基本粮食如米、鱼、肉、菜等,然后再去考虑巧克力、蛋糕、酒等这些“性感”的东西。
南方日报:佛山这样的地方如何提升乡村规划水平?
刘太格:新加坡是城市国家,而要做好中国的规划,农村是绕不开的一个地方。我走过这么多城市,到农村走一走,感觉这种反差很强烈。佛山城市化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城市,还应当把乡和镇做得非常精致,大城市要做精致很难,但乡镇比较容易。乡村建设应更重视本土化和精致化。
村镇规划若能做好,是对中国城乡统筹一个好的交代。不论是从文化旅游角度抑或其他角度来看,村镇规划都应当做得很精致,但前提是尊重村民生活习惯,让村民有更好的生活感受。
■人物简介
刘太格:国际规划设计大师。1938年出生,1979年出任新加坡建屋局局长,1989年起担任新加坡总规划师,是“新加坡概念”和“居者有其屋”的主要倡导者,被称为“新加坡规划之父”。在中国曾任北京、天津及其他八个城市的规划顾问。现任雅思柏设计事务所董事。
■精彩语录
“我用烹调来做个比喻,规划是写菜谱,城市的发展就是炒菜,这两种功夫都要有。如果菜谱写得不够好,你炒菜功夫再好也炒不出很好的菜。”
“很多规划方案对土地不够重视,我想提一个建议,在做城市规划时,规划的主人不是规划师,规划的主人是土地,要和他谈恋爱。”
“我们应该做好基本的东西,比如交通配套、社区基础设施、社区组织、商业中心的布局等,就像先做好基本粮食如米、鱼、肉、菜等,然后再去考虑巧克力、蛋糕、酒等这些“性感”的东西。”
“所以真正要做好长远规划和发展,需要两件事,第一是最高领导要严谨、行政上守规矩;第二是规划要有能力,缺一不可。”
■故事
结缘佛山多年 刘老倾心献计
一头白发,面容谦和,表达慢条斯理却很直接,这就是74岁的刘太格先生,佛山的老朋友。
“这是缘分”,2009年3月,他随新加坡资政吴作栋前来佛山参观交流,吴作栋特意向佛山市委、市政府推荐了他。时任佛山市长的陈云贤表示希望聘请刘太格做佛山市政府顾问团成员,他当即应允。同年8月27日,他成为佛山市政府第17名专家顾问团成员。
从此之后,“规划要做长远”的理念被带入佛山。
去年10月8日,时任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的刘悦伦专门就组团城市发展、强中心战略、轨道交通建设等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向其问计,“双刘”首次深度交流。
今年5月刘太格参加南方有为论坛。“双刘”再聚首,畅聊甚欢。对于佛山产城互动的路径,刘太格也颇为认可。
受论坛上现场提问的启发,以及和其他专家的思想碰撞,刘太格萌发了到南海乡村实地考察的念头。他利用返回新加坡之前的2个小时,前往里水河村实地考察。佛山官员对刘太格的专业精神赞叹不已。
刘太格的性格也很直爽,对佛山建筑、陶艺文化情有独钟。看到一些佛山岭南风格的老建筑,他称“是流口水的”。他曾向媒体透露,自己生日时有朋友送给他三尊福禄寿的佛山陶瓷公仔,“那个色泽和造型真是漂亮,我非常喜欢,我一直摆在家里。”
与佛山结缘三年多来,刘太格接受媒体采访或与佛山官员面对面交流的次数颇多。他的规划经验和理念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