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城市规划 >>
 
仿古建筑“短命”是缘于人祸而非天灾

时间:2012-09-19  来源:四川在线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9月12日下午,杭州西湖“集贤亭”忽然垮塌,今年8月,杭州清河坊牌坊倒塌致2死1伤。2006年,西湖景区三台阁坍塌,8名游客被困,媒体发现倒塌建筑都是仿古建筑,都是木结构或木石结构,均由同一家单位设计,从建成到倒塌都在11年内。(据9月14日《东方早报》)

杭州仿古建筑频频出现垮塌现象,到底是人祸还是天灾造成的呢?

“短命”的集贤亭、河坊街牌坊、三台阁均由“杭州市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该设计单位声称“三台阁、集贤亭倒塌真的只能说是‘天灾’,设计时已将风力影响做为考量因素。”至于河坊街牌坊的倒塌原因,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管委会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牌坊的钢筋混凝土基座与木质牌楼连接处断裂导致牌坊坍塌,连接处有腐蚀现象。”并未说明是如何造成的,也没有承认是人为因素。

将坍塌原因归咎于天灾,很容易理解,如此即可转嫁责任,谁能去处罚风雨呢?不过,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问题并非这么简单,天灾的背后往往都有人祸,更何况是人造的建仿古筑,如此“短命”当然逃不脱干系。河坊街牌坊从设计到完工只用了两个月,而建筑所用的木材防腐处理都至少需一个月,那么如此仓促的施工背后,是否有人为干扰赶工期的因素呢?而三台阁、集贤亭均是倒在短时雷雨大风之下,莫非就如此弱不禁风雨吗?

亦有媒体报道,在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沿岸建有不少逾10年的凉亭,其中一些木头柱子已经出现腐烂,用绳子圈起来不让游客靠近。可见,大量使用木材的仿古建筑,均存在虫害、腐蚀、老化等安全事故隐患,管理部门需要定期给仿古建筑做“体检”,及时排查隐患更换腐败建筑构件,以避免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害。杭州“短命”仿古建筑是否做到了日常的安全检查工作,也该深入调查下才对。

仿古建筑“保质期”过短,乃是大量使用木材建筑的通病。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木材建筑不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木材易腐烂,需要经常保养更换构件,但由于关键部位的合适木材不易寻找,很多建筑难以得到有效维护,消失于风雨沧桑战火蹂躏之中。目前各地热衷于兴建仿古建筑,均是处于商业利益考量,通过打造仿古建筑来营造旅游氛围,并非当做实用性的建筑来设计,过度模仿古代经典建筑的外表,缺乏有效的全面风险评估,也为“短命”埋下一个伏笔。

因此,仿古建筑虽然定位是模仿,却也应在追求形似的基础上,亦要重视建筑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既然仿古建筑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古董和文物,何不妨改换材料和建筑设计,少用或不用易腐烂的木材,采用更为牢固的钢筋水泥、石材,一样可以打造出仿古建筑来,至少不那么容易倒在风雨下吧。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仿古建筑“短命”是缘于人祸而非天灾 的资料
· 关于2016年度第六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公示 [2016-06-14]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关于2016年度第五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公告 [2016-06-14]
· 北京近山松城市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2016-06-07]
· 中国建筑节能网 [2016-06-07]
·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 [2016-06-07]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