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两年,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重点推进广州超级计算中心、中国移动南方基地、光纤到户、TD-LTE规模试验网等重大基础性项目建设,重点推进TD-LTE移动网络建设,力争年内建成3700个TD-LTE移动基站。
市领导访谈
副市长王东
本报讯(记者徐海星通讯员孙翔)近日,广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了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1+15”政策文件,其中重要配套文件之一——《关于建设智慧广州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勾画了广州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愿景和内涵。昨天,广州市副市长王东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设智慧城市是落实低碳、智慧、幸福三位一体的城市发展理念的战略举措,广州作为全国智慧城市的领军城市,基础扎实,创新活跃。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提升城市资源配置效率,强化广州的枢纽功能,打造新型城市化发展新引擎,有利于顺应未来发展方向,建设高效幸福的人性化城市。
王东指出,《实施意见》瞄准未来城市发展前沿,科学谋划,明确了广州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推进思路、突破重点和工作措施,既有战略性、前瞻性,也有可操作性,为广州未来一段时间内建设智慧城市提供了指引和方向。
王东向本报记者强调,眼下的关键工作是要抓好工作落实,抓紧完成重点领域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关键节点和实施重点,优先突破重点项目和试点示范,带动智慧城市全面建设。重点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好体制机制创新。智慧城市建设的各项任务能否成功实施,关键在于围绕制约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对城市管理智能化等领域,要结合实际需求开展顶层设计,从技术、业务、体制、机制、人才、运行等层面系统规划和设计,确保以城市智能化实现管理网格化、精细化和高效化。在智慧城市新设施统筹建设方面,要加强国家行业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协同,将国家主导的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协同起来,既要解决好市民对宽带网络服务的公平选择,又要解决好市民关心的网络提速问题,加快出台光纤到户的相关政策文件;针对制约宽带移动通信网建设的移动通信基站选址难的问题,将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在智慧城市新应用建设方面,推行电子证照作为法定办事依据,进一步扩大全流程网上办理的政府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范围,提高市民网上办事的便利性;推行电子政务集约化云服务模式,进一步降低电子政务的建设和运维成本;制定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在发展智慧城市新产业和新技术方面,针对信息化应用未能充分利用本地的自主创新成果和技术,应用与产业联动不足的问题,将采取试点首购和产业链联动应用,推动核心技术产业化和应用试点示范。在运作机制保障方面,要探索建立适宜的政府首席信息官制度,强化政府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二是开展示范试点。智慧城市建设涉及面广,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突出重点、抓好示范试点。今明两年,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将重点推进广州超级计算中心、中国移动南方基地、光纤到户、TD-LTE规模试验网等重大基础性项目建设,重点推进TD-LTE移动网络建设,力争年内建成3700个TD-LTE移动基站。在示范应用方面,我们将深入推进“五个一”示范试点工程,大力推广市民卡、市民网页应用,推进政府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启动智能化管控中心、智能化视频监控体系、公共安全智能化、城市管理智能化、城市规划和地下管网智能化、应急管理智能化等跨部门协同重大工程的规划设计;继续做好智能交通、智慧社区、智慧校园、智慧医院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试点建设。同时,在天河智慧城、南沙智慧岛、中新广州知识城等区域深化开展智慧城区综合示范区建设。
三是加强监督考核。各部门、各区县要按照《实施意见》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制定5年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进一步细化各项工作的具体指标、进度安排、时间节点等内容,明确责任人和责任要求,确保各项工作落地,形成共同抓落实的局面。市科信局要牵头制定智慧城市考核指标体系,纳入新型城市化发展考核,确保工作落实,务求成效。
四是抓好宣传培训。近期,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和市科信局将联合开展领导干部智慧城市知识培训,通过培训凝聚广大干部的共识,提高领导干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自觉意识和主动开拓精神。要加强面向市民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应用和智慧生活的宣传,使其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实践,推广智慧化生活方式。要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依托中国(广州)国际创新博览会、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等平台,大力宣传我市智慧城市的最新科技成果,吸引国内外智慧城市龙头企业和高端人才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