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指责道路的七弯八拐外,凌引迪还将炮轰的目标对准了长沙的房地产市场。“在浏阳河大桥西与毛家桥水果市场的60米距离中,居然立起了30多层的房子。长沙巿是见缝就立房子,这种乱糟糟的现象俯拾即是”。
在《浅论长沙城市规划的昨、今、明》中,一名叫“longlingzi”的博主也指出,在北至人民路,西到湘江大道,南至南二环,东到京广铁路的区域内,除了一条因为京广铁路断了头的城南路外,其他东西向道路完全是一团乱麻,虽然区块内南北向的二级道路比较多,但因为各种原因,一般出了区域后就变成了断头路,“因此,汽车出入这片区域,都得往四五条‘南北向’城市一级主干道挤,城市能不堵吗”?
可叹的是,长沙南部老城区如此,南部新城区又雷同地走向了一团乱麻的趋势。
另据本报记了解,在房地产项目的规划审批方面,随意性也较强。位于长沙市韶山中路的某小区,原有的规划是8栋高层住宅楼和1栋“钢琴造型会所”。然而,令业主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曾经被开发商宣扬为格调高雅的丰富业主生活的高级会所转眼间成为了1栋商业建筑。不仅如此,就连规划部门多次明确要求建设方在该小区7~8栋之间须留出400~600平方米的小区广场,也被建成了商业建筑。
面对这些变化,业主纷纷找到开发商和长沙市规划部门讨要说法,得到的答案是,小区的详细规划平面总图是已做了变更报批,并获得规划部门审核通过。
为此,迄今仍在不断上访的业主们痛斥当地规划部门“执法违法”,并质疑小区的规划设计审查、报建、放线、验收、办证等一系列过程是如何合法过关的,是小区的详细规划编制水平有问题,还是详规编制后,实施管理行政许可中有问题?
“已经暴露的贪腐6000万元的‘顾湘陵案’,就揭示了当地规划部门内部腐败、管理混乱的冰山一角。”上述接近长沙市政府的人士表示,长沙城市规划在某些层面确实存有问题。
回应质疑
面对凌引迪的微博质疑及更广泛的关注,长沙市城乡规划局进行了回应。
长沙市城乡规划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实际上,2003年版的长沙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分区规划的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并落实了“一主两次四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沿湘江和319国道的“十字型”发展主轴基本形成。然而,随着长沙市区域地位的快速提升,截至2008年底,长沙都市区范围内城镇人口规模已达353万,建设用地352平方公里,超过了规划2020年310万人、310平方公里的预期。城市生长速度的加快让高密度的城市开始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城市拥堵、古建筑保护不力等。
此外,据长沙市交警部门公布的资料显示,2011年,长沙机动车增长率达15%。2011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114万台,而道路增长率只有7%,新增道路绝大部分还在城区外围,车多路少造成了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高峰时主城区道路走不动,其中,东二环四方坪立交桥至芙蓉路立交桥路段,晚报大道立交、远大路立交、人民路立交等节点的情况极为严重。据分析,造成二环线东南段拥堵的原因主要是主线达不到快速路标准,交叉节点通行能力有限。特别是沿主线开口较多,车辆随意进出,全线辅道不贯通且通行条件较差,影响到主线快速交通运行。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最新的《规划》(2012年修订)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予以缓解。
《规划》(2012年修订)指出,将增加中心城区面积,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629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将承载大约629万人口;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为“一轴两带多中心、一主两次五组团”。
这次与《规划》修编同步进行的,还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工作。着眼于整个城市的区域交通地位大转型和构建国家级交通枢纽是本轮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的重要内容。考虑到拓展宜居空间,新规划提出了由黄花国际机场、长沙高铁南站、长沙火车站、金桥城际铁路站、霞凝货运枢纽组成五大综合交通枢纽,并优化了铁路、公路、水运、轨道、城市道路等五大综合交通网络。公共交通轨道线网将逐步形成与城市空间拓展相匹配的、以“十”字相交为骨干的“米”字型构架。2020年规划地铁线路6条,总长约230公里。道路方面,提出了与区域高速公路对接的“五纵五横”快速路网骨架。
目前《规划》(2012年修订) 已通过部际联席会审查,正在根据会议意见组织编制单位对规划成果进行修改完善。
“实际上,规划是有滞后性的,因为规划是在预测未来的基础上做的计划,现实中总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规划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长沙市需要建立一个适应千万人口规模的城市框架,只有可生长的多中心组团空间结构才能够形成支撑长沙长远发展的弹性结构。”长沙市城乡规划局新闻发言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