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城市规划 >>
 
城镇化不能脱离国情 需新方针指引新路径

时间:2013-02-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效规避别人遭遇过或者正在遭遇的问题,就能收获城镇化和谐和美好的过程和结果,否则会是失序、失衡、失当的动荡且糟糕的城镇化,这是我们这个要完成10亿人城镇化的大国不能犯也犯不起的失误。

需要新方针新政策指引新路径

《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报告》曾指出,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城镇化在未来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实现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目标,由于涉及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关系到众多利益集团关系的调整和相关配套措施的整体落实,具有很大的难度。”

规模宏大的城镇化急需更高水平的顶层设计。事实上,长期以来在中国社会存在的一系列复杂矛盾,需要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加以解决,诸如城乡二元结构、防止城镇化过程中的农业凋敝、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成为真正的市民、城镇规划和管理如何更为合理、怎样补齐公共产品短缺等等。

追求幸福感的城镇化的过程与结果,就是化解前述种种难题的过程。应该在深刻思考之后有创新、有建树,作出精彩的解答,并接受几代人的检验。这不仅是摆在所有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个大考题,也是摆在所有国人面前的一个大考题;这不仅是所有城市管理者的责任,也是所有国人的责任。

中国的城镇化绝对不能脱离中国的国情,土地、能源、水资源、人口等要素,决定了不能选择铺张浪费的城镇化之路。现在,无论大城市还是县级市,乃至小城镇,均受惠于城镇化带来的人力、土地、环境等巨大资源红利,但也饱尝了制度瓶颈、承载能力制约、失衡割裂状况之痛。“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八个字,构成了讲求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的中国式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主干,实际上也是规避世界城市化种种教训的大政方略。

但是要把这八个字变成操作层面的实施方案,绝非轻而易举之事,需要方方面面的高度共识和聪明睿智,需要各级决策者保持清醒头脑、提高整体意识、战略意识,科学决策、合理管理,通过创新制度、创新机制,有效运用各种手段,自觉主动地规避他人曾经或仍在犯的错误,规避简单盲目重走他人旧路的做法,才能实现最大限度地保障民众幸福感的初衷。

还需要所有生活在城镇化关键期的人们对中国式城镇化道路的理解和体认。这一点十分重要但又十分不易。

当今中国正经历着数千年未有的社会转型期,其变化之深刻、影响之深远世所罕见,利益关系的深度调整,社会阶层的明显分化,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的立场态度、价值诉求多元多样多变,必然都会反映到中国城镇化的过程之中,使附着和交织于城镇化的各种矛盾、问题显性化、复杂化,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都会因其所处的位置不同、观察角度不同,形成对城镇化看法和诉求的明显差异、矛盾,甚至是利益冲突。如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必然遇到不同阶层的立场对立,上海异地高考引发的本地人与外地人、“老市民”与“新市民”的冲突,即是一个缩影。

城镇化,不只是经济建设,还是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社会文明等方方面面;不仅关乎当前中国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问题,还关乎更为深层的文化重建问题。城镇形态是社会文明的外化,既涉及公权与私权的契约关系,又是社会关系的“物质总和”,蕴含着大量值得解读的“文化密码”。

一个存在严重的不公平乃至阶层歧视、人群歧视的城市,不会给人带来幸福的感受。情绪的对立、利益的冲突,给科学决策带来极大难度。任何短视的、情绪化的决策,都可能出现偏颇,导致失掉长远、失掉全局、失掉整体、失掉公平、失掉正义、失掉最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从而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给民众幸福带来持久的伤害。

习近平说,“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在推进城镇化的价值观上,需要形成最大公约数的共识。没有共同的立场和态度,也就不太可能有共同的行动。让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们,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于推进城镇化主流理念上聚合起“正能量”,让十八大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成推动城镇化健康的精神动力,进而用共同的行动去追逐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方向——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经济发达的活力城市,多元包容的和谐城市,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古今交融的文化城市,交流便捷的信息城市等等。

这是摆在各级城市管理者面前的重要任务。当全社会在把握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汲取全球教训的基础上,达成走一条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健康发展、追求质量、能带给中国人民更美好更幸福生活的城镇化道路的广泛共识之时,就会迸发出无穷的聚合力和创造力。

国际著名规划学家沙里宁有言:“让我看看你们的城市吧,我就知道你们的人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城市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为伟大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实现过程中,如何让中国的城镇化承担起传承与再造文明的重大使命?怎样规避“千城一面”、“万镇一面”,又如何防止毁灭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精华?怎样使“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八个字在星罗棋布的城镇上得到有效的、充分的体现?这些不仅意义重大,而且特别考验中国人的智慧和境界。

每个人都应分享城镇化的幸福感受,每个人也都应承担起托举幸福的责任。在推进城镇化担当起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决定性任务,而同时又面对空间严峻、资源和环境巨大制约的当口,中央已经对诸多关键性问题部署专门研究。放眼人类历史,13亿人的现代化、约10亿人的城镇化,是从来没有过的。这条路走好了,不止中国人民受益,世界同样也会从中受益。

一言以蔽之,始终要用民众幸福感的视角,鉴往知来,倾听和回应人民的心声,凝聚人民的创造,使中国城镇化以人为本、幸福美好的色彩越来越鲜艳,进而为中国特色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添更亮丽的城镇风景。(韩晓晔: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

 
上一页 页码:[<< 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城镇化不能脱离国情 需新方针指引新路径 的资料
· 山东将建"一张图"信息平台 卫星实时监测城市规划 [2016-06-16]
· 打破“村村点火” 推动城市规划高度集约 [2016-06-16]
· 中国海绵城市联合体出席萍乡“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推介会 [2016-06-14]
· 李群:高标准、精细化搞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2016-06-13]
· 关于征求对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规划纲要(2016-2020-2030年)建设提纲意见的函 [2016-06-08]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