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建设近期将现“0”增长
即日起,北京市将用重典治违,启动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专项行动。行动期间,北京将坚决遏制新生违法占地、违法建设,实现违法用地、违法建设面积“0”增长的目标,并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据了解,在全市221个低密度居住区中,有173个存在不同程度的违法建设,共有违法建筑10381栋。旧城、农村宅基地和市属企事业单位用地内也已经形成了大量的违法建设。这些违法建设是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的产物,成因复杂,必须根据违法建设的发生时间、所处位置、现状用途等情况进行分类处理,采取多种方式逐步拆除。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王玮介绍说,北京市将分阶段、分层次逐步拆除历史遗留的违法建设。第一阶段,即日起,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各区县政府必须坚决遏制新生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并保持违法用地违法建设零增长。同时,摸清辖区内历史遗留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基本情况,建立区县台账。第二阶段,2013年5-7月。各区县政府组织启动拆除工作,重点拆除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违法建设。第三阶段,2013年8月-2014年7月。各区县政府按照拆除计划,组织力量,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分阶段定任务,积极稳妥逐步拆除上账的违法建设。
2015年垃圾资源化处理比例达到70%以上
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首都环境建设的工作意见》,北京今年将通过开展市容秩序整治、实施交通秩序整顿、规范市场经营行为、治理旅游秩序、打击违法建设、加强市容环境管理、开展环境问题源头治理、提升区域环境建设水平八个方面全面开展环境整治,提升环境建设整体水平。
“此次环境建设治理工作任务针对的主要是突出环境秩序问题,在市容环境问题方面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广告牌匾、道路设施、垃圾分类等等。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的规范,我们也在按照相关规划逐步推进;铁路沿线环境问题今年也是工作重点。”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吴亚梅说。
吴亚梅介绍说,根据《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2013-2015年)》,到2015年北京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能力1.9万吨/日,日处理能力将达到2.4万吨。垃圾焚烧、生化等资源化处理比例达到70%以上。新增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能力1750吨/日、餐厨垃圾就地处理能力150吨/日、渗沥液4320吨/日、建筑垃圾400万吨/年,完成253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