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今后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生态园林绿化,努力建设宜居城市,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规律。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大力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2012年底颁布的《生态园林城市申报与定级评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生态园林城市分级考核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更是明确将“生态”作为今后园林绿化建设的主体目标,打造宜居、健康的美丽家园。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正成为这个时代的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标杆。不少城市结合当地实际在转型发展方面摸索出了一系列的经验,值得借鉴、推广。本报特开辟“生态园林美丽家园”专栏,对这些经验进行报道。
生态园林城市是城市发展必由之路
城市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环境的认识过程,人类经历了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及创造生态环境的过程,反映了人们环境意识的深化和提高。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生活和工作环境,创造新的城市园林、生态景观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态园林城市是“园林城市”的一个更高层次,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是在利用环境生态学原理来规划、建设、管理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有效防治和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和各种废弃物,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环境更加清洁、安全、优美、舒适。合理规划、完善制度、严格管理、精心施工、科学养护、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是城市园林生态化建设的必要手段。
在记者报道的体验中,近年来,各城市大面积实施屋顶绿化工程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新技术,大力推进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这些明显的变化昭示转型中的中国城市建设正向生态、可持续的方向转变,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有关的《办法》与《标准》的出台正是顺应了这一大势。
生态园林城市是重要城市名片
城市环境的改变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好的城市环境可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可以吸引更大的项目、更多的投资、更优秀的人才,给城市带来商机,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城市环境的改善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旅游经济收入。
生态环境现如今也可以变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以国外为例,北欧的哥本哈根、巴西的阿雷格里港、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南非的开普敦和澳大利亚的昆士兰省东南部等,这几个地方之所以被誉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究其原因是它们凭借自身良好的生态园林环境,为跨国公司提供持续性的利益、整体性的经济增长前景和高质量的生活服务,对投资者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所致。从这一层意义上说优美的环境是城市的巨大财富,良好的生态也是生产力。
因此,“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称号被认为是体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城市竞争能力的重要荣誉。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不仅对于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城市知名度亦是极大提升。
鉴于此,在印发《办法》与《标准》的通知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申请城市“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目标和工作方案,全面发动,广泛宣传,注重实效,稳扎稳打”。明确目标,廓清思路,作为一项战略性、系统性工程,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无疑将成为城市建设的助推剂。
一曲城市文明与发展的交响乐
已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命名,且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命名3年以上的城市方可申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是《办法》与《标准》给记者的重要印象。《办法》中的3个特点尤其突出:严格的申报条件、严谨的定级评审制度、规范的跟踪监督管理流程。
在申报条件方面,除了前面所述的“高门槛”条件,还包括“近3年内未发生违规损毁、移植、砍伐树木、大规模移植大树、古树进城等破坏园林绿化成果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恶性事件,未发生市政设施建设运营、城市管理等方面的较大安全事故,未曾被通报批评或媒体曝光”等条件。
据悉,就有某些园林绿化工作做得不错的城市因为发生大规模移植大树等非“生态”行为,其申报被拒之门外。
生态园林城市的分级也备受关注。根据考核结果分为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一星级生态园林城市、二星级生态园林城市、三星级生态园林城市。
获得一星级生态园林城市命名两年以上,可申报二星级生态园林城市;获得二星级生态园林城市命名4年以上,可申报三星级生态园林城市。对北方采暖地区城市的申报,还提出了集中供热计量收费的比例。可见,要成为生态园林城市并不断提高“星级”,是个长期、持续的提升过程。
严格规范的跟踪监督是巩固创建成果及进一步发展提升的根本保障。《办法》明确,对生态园林城市监督检查采取“城市自查、省级普查、部级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经普查或抽查确定未达到被评定等级要求的城市,将予以通报批评、降级甚至取消命名。凡被降低等级或取消命名的城市,两年内不得重新申报。这也表明,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已不再可能“一劳永逸”。
绿地系统分布更均衡、结构更合理、功能更完善、景观更优美,人居环境清新舒适、安全宜人的生态园林城市,将成为展示各城市文明与发展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宛如一曲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的时代交响曲在美丽中国的上空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