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执行不力导致建设发展走样,是许多城市的尴尬现状。南京昨日举行城市设计大会,要求3年内市域城市设计全覆盖,使其成为挣脱强势资本、权力挤压的“利器”:没有城市设计,项目不得招商;未经城市设计,规划不得审批。
城市设计好比钢琴调音
城市设计介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它通过三维模型让规划从图纸上“站”起来,又“框”住了若干试图“标新领异”的单个建筑,在规划界广受推崇。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卫泽介绍说,南京建成区已达600平方公里,未来的可建设空间仅剩130平方公里,城市空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粗放利用、欠缺特色等现象,倒逼城建从“大开大阖”向“精雕细琢”转变,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
城建转型,抓手就在城市设计。市长季建业认为,规划好的区域犹如一块布料,设计就是裁剪。高手剪裁,服装可以做成国际高档品牌,化简单为神奇,使资源节约、价值提升;反之就成败笔,造成遗憾。
为此,南京专门发布《关于加强城市设计工作的意见》,按照“五位一体”模式,统筹安排好功能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形态、综合交通、环境景观五项城市设计,到2015年,要在规划建设地区全覆盖。今后,微观到商业街区的路灯、电话亭、座椅、花坛等“城市家具”,都要进行设计,做出模型来。南京市领导认为,好的城市设计好比钢琴调音,既需要全盘考虑,又要反复调校每个局部和细节之处,这样才能实现整体形象提升和功能高效配置。
城市设计要和山水对话
规划是城建的龙头,而设计是规划的具体化。具体如何进行城市设计?南京出台了三项原则:一是空间塑造,二是以人为本,三是注重整体性。
杨卫泽解释城市设计的“空间塑造”要求时点评,一座城市到处都是标志性建筑,是一种无序的表现、一种暴发户行为。“好的城市设计要和山水对话、和历史对话、和人对话,核心是以人为本”。
南京要求,城市设计必须回归人的尺度。有的城市认为,宏伟壮观的空间意向有利于吸引投资,一味追求大尺度的街道、繁琐装饰的街景和巨大的开敞空间。这对资源来说是浪费,忽视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体验,这样的建筑、街区是见物不见人。
为保障设计的高水准,南京要求重点片区和地块的设计一律向国际招标,吸引国内外一流团队和大师担纲。但“国际性”不是随便找几个外国人和“假洋鬼子”就是国际性了,而是设计水平的国际性。有些设计师水平很高,其作品也体现了世界潮流,但对南京城市历史和特色理解不深,这样的设计,南京要求放弃!
规划要做“孤家寡人”
专家认为,规划失效,多数是强势资本、权力挤压的结果。
“规划编制的时候万众瞩目,实施的时候弃之敝屣。区域限高成了空话,容积率随意改动,项目不经论证盲目上马……”南京市认为,规划执行走样,根子是局部利益、少数人的利益破坏了城市整体形象和市民整体利益,本质上是领导干部缺乏基本的规则意识,过高评价个人智慧,导致个人的决定凌驾于规则之上。为此,南京要求,今后没有城市设计的项目一律不招商、不立项,没有城市设计的地块一律不得出让,重点地区、重点项目的城市设计导则与规划条件一并纳入土地出让合同落实。
为摆脱“外力”干扰,南京要求规划执行部门要敢于做“孤家寡人”,不为任何势力所压,同时要求城市设计向社会公开,依靠全体市民监督。“时代发展到今天,城市整体利益最大化成为城市的优先目标,现代法治政府成为主流趋势,党政一把手尤其要有规则意识,不要为了局部利益违反城市设计,否则,建起来的城市败笔,将成为检验规则和执政理念的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