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城市规划 >>
 
低碳城市存指标化倾向 政策法规亟待完善

时间:2013-06-18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编者按

6月17日是“全国低碳日”。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6月15日至21日)和低碳日的主题,是“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随着节能、减排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绿色、环保的低碳经济也为公众所熟知,低碳经济对于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深远意义。由于我国低碳城市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仍处于缺位的状态,没有一部统一的和针对性的法律,成为城市低碳建设的一大缺憾。因此,加快完善相关的法律与政策,建立一个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是我国低碳城市发展体系中亟需解决的重要一环。

对话人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 宋国君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与管理系讲师 王 克

《法制日报》记者 赵 丽

对话动机

据联合国统计,城市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到总量的75%,城市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成败的关键点。当前,我国部分城市对构建低碳城市的热情高涨,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建设低碳城市构想。何为“低碳城市”?如何建造低碳城市?

为了解目前各地对于打造低碳城市的第一手资料,记者采访了曾参与多地低碳发展规划制定工作的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与管理系讲师王克和正在牵头完成《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绩效评估》的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宋国君。

对话

低碳硬约束已形成较强的预期

记者:据了解,在国内,提出低碳口号的城市就数以百计,何谓“低碳城市”?

王克:什么是低碳?首先涉及到一个综合性指标,在我国,综合性的指标包括碳排放总量、单位GDP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对于中国大部分城市来说,碳排放总量在上升,而单位GDP排放强度在下降。目前对于这些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争议比较大,所以尚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宋国君:的确是这样。目前国内所说的低碳城市都是以万元GDP碳排放量为指标,这是一个率标准,更多关注的是碳的经济效率,这跟国际上的减碳是有区别的。

如果要是用人均碳排放来衡量,那就意味着碳排放指标进入了人的消费、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但目前还没有人提出人均碳排放的标准是多少,事实上中国目前的人均碳排放量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记者:为何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低碳城市的概念?城市化进程中向低碳转型的紧迫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王克:从国家政策上看,这种迫切性已经比较强了。首先从碳排放这点来说,国家从“十二五”到2020年都有明确的碳排放控制目标,发改委最近也在安排碳排放总量目标,这些都是按各个省往下分的,这就形成了一种硬约束,使城市必须向低碳转型。如果地方不能把排放额数控制到标准内的话,那么很多项目就上不去。

虽然现在这种硬约束还没有真正实现,但各城市如果不未雨绸缪,以后要短期转型可能来不及,所以现在得从战略规划的角度进行准备。另一方面,中国也向国际社会作出了减排承诺,在国际国内压力下,我认为这样的硬约束形成了一个比较强的预期。

低碳建设需更高层次部门参与

记者:目前,低碳城市不仅在数量上遍布了我国版图,发展路径的选择也颇为多样。比如,在河北省保定市,浑身覆盖着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电谷大厦”成为这座历史名城的新地标;山东省德州市的“太阳城”名声俨然有赛过“德州扒鸡”之势。面对这样的热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各地是否存在低碳城市建设“指标化”的倾向?甚至是存在“形象大于实质”的问题?

王克:很多城市有自己的经济增长压力,在低碳上存在作秀成分,说明他们对低碳内涵的理解还不够,我们也对国家发改委作出过建议,要求政府官员要转换低碳观念。

第二是现在纷纷提低碳的口号,我觉得这比不提好。实现低碳城市是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实质性的内容还有很多欠缺,但只要政府在这方面宣传引导,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低碳城市建设还是有积极推动作用的。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低碳城市存指标化倾向 政策法规亟待完善 的资料
· 山东将建"一张图"信息平台 卫星实时监测城市规划 [2016-06-16]
· 打破“村村点火” 推动城市规划高度集约 [2016-06-16]
· 李群:高标准、精细化搞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2016-06-13]
· 2015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6-05-31]
· 徐振强:智慧城市生命力在于与城市规划、生态文明协同创新 [2016-05-30]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