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于7月1日开通运营的宁杭高铁,为上海、杭州、南京三座长三角核心城市补上了最后一条“边”,“高铁三角”就此横空出世。
从规模而言,长三角仅仅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但变身“高铁三角”后,有望成为区域内交通全球“最快”的城市群,成为城市化品质提升的新样板。在先期开通的沪宁、沪杭线中,串起的是长三角的“财富重镇”。有资料显示,整个江苏省的财富,六成以上产自于沪宁铁路沿线。
而最新开通的宁杭线,从走向来看,连接的是整个长三角的“西部腹地”。全线设南京南、江宁、句容西、溧水、瓦屋山、溧阳、宜兴、长兴、湖州、德清、杭州东等11个车站。“贯穿腹地,有利于产业均衡布局,挖掘长三角西部的经济新增长点。”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陈宏毅说。长期从事长三角区域经济运行跟踪、分析和研究的无锡市统计局发布的今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分析报告显示,长三角16城市当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877亿元。同期,全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18855亿元。这意味着,长三角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17.56%的GDP。
在6月26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作了《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首次明确了我国的城镇化路径。
《报告》认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就是要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浙江省铁路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余健尔认为,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镇开发发展模式,积极发展联系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的快速、大容量、公交化的铁路客运网络,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品质提速”意义重大。
相关专家表示,随着“高铁三角”时代到来,长三角城市群的交通硬件系统甚至在某些方面赶超了世界其他五大城市群。在软件层面,则有望通过人流的加速流通,带动观念的变革,打破隐形的“行政壁垒”,在体制机制创新层面构建新的“铁三角”,真正实现与世界级城市群的“等量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