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各区县街道办事处住房保障工作窗口已开始进行今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公租房配租工作——承租户意向登记。
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城市部分低收入者等等,既买不起经济适用房又不够申请廉租房条件,这些“夹心层”群体长期面临住房难题。住上公租房,成为这些“夹心层”的梦想。
6月21日,北京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联合发布该市丰台区燕保·彩虹家园、未山苑;通州梨园、通州光机电;石景山区燕保·京原家园5个公租房项目共计1337套公租房配租的公告,租金为每平方米每月30元至46元不等,为周边市场租金的9折以下。其中,一共有62套面向外省市来京备案家庭配租。
记者了解到,这是继去年底燕保京原家园、燕保·青秀家园实施集中配租之后,北京市再次启动市级统筹的最大规模公租房配租工作。
年内或配租一万套
北京市住房保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称,今年该市保障性住房配租配售目标为4万套,截至目前已完成配租配售5729套,下半年将进一步加大房源筹集力度,加快配租配售进度,确保11月完成全年4万套的任务。其中,市级统筹公租房年内将力争配租6000至1万套。
目前,北京基本确定了上述5个项目,其中海淀区两个为面向本区县配租,另外3个项目则面向全市,并力争年内提前配租。明后年,该市公租房还将陆续进入交付高峰期,明年市级统筹房源计划配租2万套。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委员秦海翔介绍称:“自2009年北京率先建立公租房制度以来,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加大建设、分配和管理力度,已累计配租约4万套,其中含廉租实物配租及园区人才公租房。”
据悉,此次北京公租房“市级房源”大规模配租的租户群体涵盖了公开摇号轮候家庭、产业园区引进人才和外地来京工作者。其中,燕保·京原家园继去年底安排118套房源首次面向已通过公租房备案的外省市来京工作家庭配租后,这次继续安排62套再次面向非京籍家庭。
作为公租房的建筑材料实施产业化试点,北京住总集团工程总承包部梨园公租房项目参与配租的有504套,该项目执行经理王昊坤接受《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采访时称:“通州梨园公租房项目总建筑面积47890平方米,建成后可提供房源854套。其中,开间的建筑面积为30平方米左右,可提供199套;一居室建筑面积40平方米左右,可提供325套;两居室建筑面积为60平方米左右,可提供330套。”
让租户更有尊严
记者在北京市政府独立投资建设的第一个公租房项目——通州梨园建设现场看到,房屋已全部完成精装修,除了燃气灶具、热水器、抽油烟机在内的“三件套”已经全部安装到位,还有光洁的大理石、瓷砖地板、精致的橱具等。6月22日这些配套设施已经与住宅同步交付使用,承租人可拎包入住。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等七部门联合制定的《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技术导则(试行)》规定“在装修上将一次到位且室内装修保修期不少于5年”,但没有细化到要求配备家具电器。
为了更加方便公租房的承租者,北京市保障房建设投资中心在全国范围内首启了“菜单式”家具电器配租服务模式。让租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单件或组合产品,租金合并计算,同时运营管理部将为租户做好家具家电物品在折旧期内的维护和维修工作。
另外,记者在燕保·京原家园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家具月租清单上也看到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家具电器,包括沙发床、餐桌、椅子、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承租人可根据需求自由选择搭配。一个餐桌的单件月租金仅为7.49元,一张三人沙发为26.44元,如果租户是一对80后夫妻,仅需百余元租金的家具,即可满足所有必备的生活需求。
“这些家具、家电都是经过公开招投标后确定的。目前所有公租房家具都是为每个不同的项目量身订做的,因此尺寸、价格等都会有一定的变化。今后的公租房配租家具种类将越变越多,品质也会越来越好。”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运营管理部副部长何丹说。
“虽然是公租房,但也要让承租者感到有尊严,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当然越精细化越好。”一位十分关注公租房建设运营的业内专家最后对记者说。
■本报记者 肖冰钰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