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城市规划 >>
 
城市病病因探究:忽视细节 不以人为本

时间:2013-08-07  来源:央视网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公开的数据显示,至2010年,合肥市完成845项工程、在建366项,累计投入730多亿元,相当于“九五”和“十五”时期总投资的4倍;2011年,合肥新建、续建大建设工程579项,总投资833亿元;2012年该市续建、新建大建设工程共718项,总投资914.01亿元;2013年,合肥计划投资690.24亿元,启动989项大建设项目。7年下来,合肥用于“大建设”的投资总额超过3000亿元。

在城市建设高潮期的这个阶段,合肥的财政收入呈递增趋势——2006年,合肥市的财政收入为167. 77亿元;2012年,该市公共财政收入为694.4亿元。

合肥市主要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城市建设不是“拍脑袋”工程。合肥进行的所有建设,都是按照城市规划所确定的项目逐步展开的;城市发展的平台搭建好了,大批工商企业入驻,增加了财政收入,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对于百姓关心的资金问题,这位负责人说,“大建设”的资金有可靠来源,融资控制在计划风险红线之内,并没有挤占对老百姓民生事业的投入,合肥在再就业、低保、医保等十二项民生事业方面的投入有大幅增长。

城市规划师:忽视细节,不以人为本

创建“人居环境科学”体系的著名建筑与城市理论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良镛先生,毕生目标就是创造良好的、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然而,他发现,中国几十年的城市建设没能绕过城市病。让他揪心的是,我国的城市文化建设面临着重重误区,有些城市呈现出不健康的规划格局:好的拆了,烂的更烂;古城毁损,新的凌乱。而且,多数城市严重同质化,千城一面现象尤为突出。

在合肥工作、生活50多年的劳诚,是一位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退休前,他担任合肥市规划局副局长,曾三次参加合肥市城市整体规划编修。央视网记者就合肥的城市建设问题采访了劳诚。

据劳诚介绍,刚解放时,合肥只有5万人、5平方公里;现在,建成区面积4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70万。一方面,城市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城市建设如何更加人性化,成为城市管理者的难题。劳诚告诉记者,城市的发展让人耳目一新,但城市无序的扩张也会带来很多问题。

“原来城市道路是三板块: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三个板块,现在有的路成了两板块,没有人行道或者人行道很窄,这就不是以人为本。”劳诚说:“贪大求高求快是目前中国很多城市的通病,在市中心建宽马路,架立交,把车全部集中在很宽的马路上、高架上,到岔口车子上下很痛苦,容易堵。道路景观、商业氛围、生活气息也被破坏了。宽马路、高架桥都是解决拥堵的笨办法。我们的人口增加是很多,但是我们的人口密度有香港那么大吗?香港是不是像我们这样拥堵呢?人家是不是都是8车道、12车道呢?市中心是不是高架林立?”他无奈地说:“很多时候,专家的意见没有用。一些人,恨不得一夜之间就能建设一个新城,但是‘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中国严重的“城市病”,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与很多城市相比,合肥的“城市病”算不上是最严重的。不过,它的多数“病症”和“病因”,放在全国都具有普遍意义。

美国作家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猛烈抨击了美国的大城市格局,反而对欧洲小城中的街道空间推崇备至。她认为,后者空间多变、尺度适宜,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真正实现了城市生活的理想。

城市建设规划应听听民意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加速,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2012年底,我国的城市(包括县级市)数量超过650个,城镇人口达到了约7.1亿人。全国共有30个城市人口超过800万人,其中13个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人。

然而,城市的发展并不是我们可以保持乐观的理由。随之暴露的,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在我国,城市建设现在需要向高效、完善、低碳、环保的标准转型,然而回头一看,历史“欠账”却积压过多。

在我国的多数大城市中,城市道路交通日趋拥堵,在每日的交通高峰时段,车子比人走得慢的怪相时有发生。此外,纵观全国,城市供水、燃气、热力管网等基础设施,依然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即使在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五环外的一些居民区依然无法使用市政水,还得自采地下水。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助理宋迎昌表示,我国的城市建设方式比较粗放,“地方政府更注重城市空间格局、产业支撑上的规划,在城市细节的建设上,缺乏以人为本的精神,这也就导致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道路设计不合理、城市排水设施不善、城市绿化率不高、环境卫生差等现象。”

在业内学者看来,政府把更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新区开发、地标建设、招商引资等看得见的政绩工程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问题,平时很难暴露出来,通常只有在暴雨、暴雪等灾害面前,人们才能看到城市功能的弊病。这也导致了地方政府心存侥幸,顾此失彼。

但是矛盾却因此显现。这些不为政府重视的“细节”,恰恰涉及了百姓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百姓的幸福指数。

“我们必须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城市战略规划的目标到底是政府主导还是百姓主导,”宋迎昌说,“在发达国家,百姓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度相对较高,百姓的意见和关注点有较为通畅的渠道传递给当政者。因此我们看到,发达国家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为完善。”

宋迎昌建议,国家建立一项保障机制,把百姓对于城市建设的需求和意见有效地传达给相关政府部门,并在政府的考核指标上增加以人为本的内容。

 
上一页 页码:[<< 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城市病病因探究:忽视细节 不以人为本 的资料
· 山东将建"一张图"信息平台 卫星实时监测城市规划 [2016-06-16]
· 打破“村村点火” 推动城市规划高度集约 [2016-06-16]
· 李群:高标准、精细化搞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2016-06-13]
· 2015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6-05-31]
· 徐振强:智慧城市生命力在于与城市规划、生态文明协同创新 [2016-05-30]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