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谢国忠指出,中国很多中小型城市都没干过什么,借了那么多钱,出现大规模破产的可能性是有的。
BWCHINESE中文网讯,审计署在上周五放出大消息,要求审计署开始彻查各地地方政府的政府债务,成了市场上的重磅炸弹,而且据消息人士说,这个审计署内部全力以赴现在马上就只做这一个项目,停止了现在手头所有的项目。由此看来,中央政府一看应该是对地方政府债务忽然有了很强的担心。
时隔两年,政府性债务再次迎来大摸底
据《辽宁日报》报道,7月28日,审计署官网发布消息,根据国务院要求,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本次全国性审计工作将于8月1日起全面展开,全国审计机关将对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性债务进行彻底摸底和测评。
报道称,今年6月,审计署刚发布了区域地方债抽查报告——公布了36个地方政府2011年以来政府性债务的审计情况。虽然其也未通报目前的地方债务总额,但报告显示,至去年底,被审计的省市区地方债务总额共计 38475.81亿元,比2010年增长12.94%。其中9个省会城市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超过100%,最高的达188.95%,如加上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债务率最高的达219.57%。
2013年7月18日,素有“汽车之城”美誉的底特律市负债超过180亿美元,正式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迄今为止申请破产保护的最大城市。现在,中国市场都在担心地方政府的债务会不会酿成次贷危机,而且最可怕的是几乎没有人知道中国的地方债规模到底有多大,只有全面的政府性审计才能提供一个充分的信息,那么中央对地方债权的全面清查究竟是用意何在,而在此次的摸底之后,中央又该如何对症下药来解决呢?
经济学家谢国忠在接受搜狐证券采访时分析表示,“谁家的孩子谁来抱,中央不要老是为了地方政府买单。”
中央对地方债权的全面清查究竟是用意何在
谢国忠指出,第一现在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非常高,但是信息不透明;,第二,像底特律刚宣布破产,底特律这样的城市呢有这么辉煌的历史,曾经是世界上可能是最有竞争力的一个城市,都会破产,中国很多中小型城市都没干过什么,借了那么多钱,“我觉得这个是中国城市的话这些城市出现大规模的破产的可能性是有的,所以我觉得这个彻查的话是非常非常应该的。”
8月8日,中国经济学家郎咸平在微博上表示,底特律破产事件震撼全世界,但是中国却有330个底特律危机。
郎咸平认为,底特律负债180亿美金宣布破产,可是审计署公布中国36个地级市负债3.85万亿,平均每个城市负债高达174亿美金。以此类推,中国总共有330个地级市,负债情况大致也是如此,也就是说中国可能有330个底特律危机。
谢国忠质疑称,现在看到的这个数值明显有水分,2010年年底的时候说的是10.7万亿的就是债务的规模,那个两年半之后说增加了12%,中国总的债务规模增加了就近五成,就地方政府的债务的增加的速度比那个总的债务增加的速度慢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因为在经济体里面借钱比较积极的比较多的就是主要是地方政府和开发商。
“因为我看到这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中国做的调查是说,中央政府债务其实并不高,占GDP的比重只有14.4%,那主要就是地方政府债务。”谢国忠称。
中央该如何对症下药来解决
“我觉得这个对市场经济来说的话,最重要的是那个钱,谁花,谁拿谁花,这个要搞清楚。现在这五年的话没有透明。在地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上面的话,是最能说明这件事,为什么连地方政府债务有多少都搞不清楚,那就说明你对市场经济的话,有没有认可。你如果对市场经济有认可的话,你就不能够说是把事情都搞得大家搞不清楚,所以我觉得这个是朝前走的第一步要把情况要搞清楚,不然的话你怎么对症下药呢?在这之后才可以,才有改革的可能。”谢国忠称。
其次,从效益上来说的话,地方政府的核心问题不是钱太少的问题,是花钱太多的问题,所以这个朝前走的话,应该是砍项目,即使有的项目的话,已经启动了也要砍。谢国忠指出,“因为很多项目以后都不会生蛋的,所以如果你说因为我这个项目已经开工了,我必须要完成,不能就浪费,我必须要撑下去是吧,但是这个项目搞完了之后,也是不生蛋的,为什么要撑下去呢?”
第三,控制货币供应量,不要害怕那些社会上各种声音说中国的经济会下滑。谢国忠分析,中国的经济生命力是很强,中国人民在世界上是有竞争力的。中国人的整体的劳动力的成本低于美国工人的医疗成本,医疗福利的成本,所以虽然中国近几年工资上升,但其实对于中国的整体的竞争力,不应该有太大的影响。“所以我觉得在中国的话,你控制了货币,即使你改革的话慢慢来也没关系。”
谢国忠,独立经济学家,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原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及亚太区经济首席分析家,被《机构投资者》杂志评选为2000至2006年亚洲最佳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