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布鲁塞尔签署了《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共同宣言》。为落实《宣言》精神,同时配合2013年11月将在北京举办的中欧领导人峰会及中欧城镇化高层论坛,推动中欧合作,以“交流借鉴,互利合作,面向未来,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中欧城市博览会将于2013年11月20-23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
本次博览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欧盟委员会能源总司共同主办,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具体承办。由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欧盟商会协办。参展单位包括中国和欧盟的政府机构、城市、企业、社会团体等共计152家。综合馆2号馆的参展主体包括28个省、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欧方是欧盟委员会集中组织28个国家整体参展。中欧双方总展位数达到900个标准展位。
参会人员则涵盖了各国驻华机构代表、企业代表、中外媒体、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总人数预计将达到60000人。 博览会设1个综合馆和城市规划、绿色低碳、基础设施、智慧城市、金融服务、人文历史、公共服务、宜居城市、新技术等9个专题馆。综合馆下分设1号馆和2号馆,分别展示中欧城市的发展成就以及中欧城市的交流合作。专题馆则对当代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更为详尽的展示。从这些展览中,我们将能清楚的看到城市变迁的轨迹和古今纵横的对比,并且深深体会到:经济在发展,建筑在更新,新的理念和技术层出不穷。城市,从未停止过自己的脚步。
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第一批古城堡,到秦朝至明朝期间产生的数千座城池。城市化一直在不急不缓的进行。洛阳、开封、西安等古城,直至今天也焕发着生命活力。明清之后,传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快速,市场的繁荣给城市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推力。而近代通商口岸的开放,更是将封建时代的城市发展带至一个顶峰。到了新中国,在苏联的援建下,重工业以强劲的态势迅速拉动长春、大庆、沈阳等工业城市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通道开启。与此同时,处于农村地区的小城镇则走上了一条以乡镇企业和民俗吸引为依托的独特发展道路。中国城市化由点到线,由线到面,30年间,沧海桑田,城市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