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魏民洲,市长董军率西安市党政代表团,赴天津学习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先进经验。学习考察期间,实地考察观摩了海河综合治理改造工程、智慧和平指挥中心、南翠屏公园、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文化中心、泰安道综合改造工程、规划展览馆等,与天津市党政领导进行座谈交流。近年来,天津在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着眼建设美丽天津,打造了“大气洋气、清新靓丽、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城市格调。天津坚持城市规划高起点、城市建设高水平、城市管理高效能,注重缜密梳理城市空间格局,深挖地域文化内涵,积极吸取世界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体现了开阔的世界视野、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使代表团的同志大开眼界,深受启迪。
即日起,本报将西安市党政代表团成员赴天津学习考察报告予以刊发,供广大读者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继续深化思想解放、理念更新和工作创新,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共同建设和谐宜居新西安。
学习天津经验
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市政府秘书长 王德安
通过参观天津市规划展览馆及座谈交流,引发了我对做好西安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思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认为天津城市建设、管理的成功经验有三点值得我们借鉴。
一是文化传承是灵魂。继承和挖掘文化传统,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大都市,是天津市城市规划与建设最大的亮点。下一步我市应继续加强文化元素的挖掘和传承,使西安城市规划、建设的文化特色更加浓厚鲜明。
二是高点规划是根本。天津城市建设发展特别重视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刚性的管理。下一步我市应高起点完善城市发展规划及各类详规和专项规划并刚性执行,让城市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都纳入规划管理中,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发展。
三是规范管理是关键。天津市颁布实施《天津市城市管理规定》,实现了用一部法规管理城市。目前,天津在城市规划管理方面已出台80多个规范性文件,制定了10余项管理标准。下一步我市应进一步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完善城市管理制度,在强化合力上用力、在依法管理上创新、在数字化建设上共享、在精细化管理上用心,努力把西安建设为社会和谐、城市宜居的国际化大都市。
着力“三个提升”
提高城市管理科学性
市规划局副局长 王学超
学习天津经验,结合西安实际,应着力做好“三个提升”,为全市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规划保障。
统一思想、完善体系,提升规划引领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梳理和完善空间发展战略、产业布局战略、服务业布局战略,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三规”合一。建立城市规划体系,为全市建设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规划保障。将城市规划蓝图通过市委、市政府文件转化为全市城市建设的行动方略,逐步形成部门协作、市区联动、运转有效的协同机制。
完善制度、细化规则,提升规划管理的水平。加强市本级层面的管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建设控制线的刚性管控。加快西安约束性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强化对秦岭北麓等生态缓冲区的环境保护,为西安未来可持续发展留足必要的发展空间。尽快出台西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用制度化、标准化去规范行政行为。
理顺机制、优化程序,提升服务能力和效率。理顺机制,建立全市统一的规划管理体系,按属地管理原则规划管理重心下移。优化程序,逐步实现行政与技术分离,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逐步建立城市规划信息的查询、调用、规划管理的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为规划建设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提高规划管理透明度,提高公众参与度,切实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整合资源 破解难题
持续推进缓堵保畅工程
市建委主任 苗宝明
建议充分借鉴天津经验,采取扎实措施进一步加大缓堵保畅工作力度。
规划引领,融合交通与城市发展。
措施1:从城市功能完善、综合配套开发、路网体系同步方面,建立完善新区开发与交通设施协调建设机制。
措施2:控制建成区大密度高强度开发,结合大运量交通设施,引导城市形态良性发展。
措施3:依托地铁站点建设综合枢纽,实现地下与地面公交、停车设施和商业开发一体化建设。
公交优先,推进公交都市建设。
措施4: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和公交枢纽建设,完善对外交通枢纽与公交场站、地铁站点接驳设施。
措施5:建立大居住区和大型公共建筑公交场站和首末站配建制度,建设“公交社区”。
措施6:“逐线逐站”加强地铁与公交接驳,开展中运量有轨公交可行性研究。
整合资源,大力兴建公共停车场。
措施7:明确公共停车场建设用地来源和取得方式,凡新建公共停车库,按交通设施用地有偿出让。
措施8:机械式停车库不属于民用建筑,可免建人防工程、免收人防易地建设费。
措施9:制定停车位易地建设管理办法,确保新建项目停车位足额配建。
破解难题,提升交通管理能力。
措施10:加强施工围挡精细化管理,统筹重点工程开工时序,避免集中开挖;主干道、重要节点围挡施工应编制交通疏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