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司长赵晖日前在参加“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村镇建设”讲座时表示发展小城镇建设有四大好处。
赵司长充分阐释了小城镇建设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他指出,小城镇建设有四大特点:第一,可以成为人的城镇化的主要载体。“这个在发达国家很明显,在我们国家不明显。人口城镇化德国70%的人口不是住在城市,而是住在小城镇,住户大部分不是农民,而是市民。”
赵晖认为小城镇的第二个特点是更利于四化同步,缩小城乡差距,带动农村发展。赵晖认为,小城镇最能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并为农民提供大量的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小城镇是农民生活圈的中心,我们最近提出了一个农民生活圈的理念,农民的生活圈必须以镇来考虑,我们要解决农民安居乐业就不能光是解决村的问题,你解决村只是解决一些问题,如果跟镇差很多的服务,农民会感觉到我生活的不好,我要到城里面去。”
小城镇的特性三就是更有利于科学布局。从全国的城镇结构来讲,小城镇非常有利于我们国家城镇结构健康发展。赵晖认为我国目前的城镇结构并不健康。“我们国家这几年是越来越大城市化,越来越向东部沿海集中,而且这个趋势在加剧,我们发展小城镇就利于缓解,小城镇往往在西部地区一些省,像云南发展不是特别快,依靠特色小城镇,就带动了全省整体的提高,小城镇有利于我们的结构均衡。”
赵司长表示,小城镇的特性四就是更加有利于绿色发展。“首先交通能耗很低,大部分靠步行、自行车就能解决问题,北京的汽车消耗量是浙江的7倍,如果是这么一个大城市的话,需要7倍的消耗量才能解决日常出行,这就是浪费。从建筑能耗看,因为省城的建筑大部分是高层建筑,从生产到使用环节,比多层建筑的能耗要高出1.5倍,这还不包括生产环节,如果包括生产环节会更高,空气质量会更差。”
赵晖认为,小城镇特性五是更加有利于文化传承。“小城镇比大城市更有优势,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镇不少,小城镇小,容易整体保护,容易真实性保护,受外来文化冲击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