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镇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发展受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不断强化的背景下,我国先后开展了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绿色生态示范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探索和引导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批准了两批17个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以带动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模式转变。已批准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多数在沿海地区与经济发达省份,其中,河北5个,深圳、安徽、上海分别2个,天津、江苏等省市各1个。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鼓励、支持各地方因地制宜制定新型城镇建设标准,积极探索智慧、绿色、低碳城镇发展之路,提出了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建设指标体系。
绿色生态城镇示范推广下的投资机会
通过绿色生态示范项目的建设与推广,我国已初步形成了规划、设计、咨询、施工、运营、物业、认证、计量等比较完整的绿色产业链。
绿色生态城镇建设与绿色建筑推广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根据国家《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设100个具有示范意义的绿色生态城区,新建绿色建筑达到10亿平方米;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6000万平方米,农村节能示范住宅40万套;2015年起,直辖市及东部沿海省市城镇的新建房地产项目力争50%以上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巨大的新增绿色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生态城镇建设需求给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建材、环保装备、节能设施、新能源等带来良好的投资前景。
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带来良好的投资机会。新型城镇化要求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均衡发展,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未来几年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在进一步完善的同时,中西部地区则加速向东部发达地区靠拢,特别是三线、四线城市在高铁、高速公路、公共设施等方面建设步伐加快。
新型建材在绿色生态城镇建设与绿色建筑推广下需求快速增长。国内给排水管网系统、防水材料、石膏板等新型建材将在绿色生态城镇建设与绿色建筑推广政策引导下快速增长。我国人均消耗石膏板量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沥青和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领域不断扩张,存量给排水管网系统比较低;随着城市规划建设标准提高,城市建筑改造翻新及新建城镇对建筑质量、配套污水管网系统、中水回用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型建材需求将出现大幅增长。
政策引导与鼓励下新能源与建筑的结合日益紧密。随着国家电网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意见的实施与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推广,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新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成本逐渐降低,长期投资的经济与环境效益逐步显现。
绿色生态城镇建设刺激环保节能设备设施需求。绿色生态城镇建设贯穿生态文明理念,走集约、智能、绿色、节约的道路,对城镇节能、节水、污染物排放和处理要求比较高,餐厨废弃物处理设备、废气收集处理装置、污水处理设备等需求前景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