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进入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既是对国家做贡献,也是对世界做贡献。正由于如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连续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坚定不移地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综观我国已经走过的传统城镇化过程,是一种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高碳排放、高污染的不可持续城镇化过程,与此相对应的新型城镇化过程是一种高效低碳、生态环保、节约创新、智慧平安的可持续健康城镇化发展过程。要实现中国城镇化由传统模式转变为新型模式,需要实现以下五大战略转型,即:由数量型城镇化转向质量型城镇化,由激进式城镇化转向渐进式城镇化,由被动城镇化转为主动城镇化,由以地为本的城镇化转向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由政府主导的城镇化转向市场主导的城镇化,最终实现由提速转为提质、由亚健康转向健康的城镇化。
由“坐小汽车”转为“骑自行车”,由数量型城镇化转向质量型城镇化
健康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是城镇化速度与质量的全面提升与统一,是城镇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而且城镇化质量比速度更为重要。如果把过去追求速度和数量的城镇化过程比作“坐小汽车”过程的话,那么新型城镇化过程就是“骑自行车”的过程。
1。数量型城镇化是一味追求速度的“坐小汽车”过程。
“坐小汽车”的快速城镇化过程可在原料充足的前提下无限加速,但这种加速过程受到了燃料加速枯竭的限制,比如遇到了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保障瓶颈和高发高危的城市病。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数字游戏”表明这种“坐小汽车”的数量型城镇化过程不可能再沿袭下去,现行城镇化水平的数值存在很大水分,真实的城镇化水平只有不到40%。
2。质量型城镇化是追求质量和效益的“骑自行车”过程。
“骑自行车”的城镇化过程是一种积极稳妥的城镇化过程,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过快了自行车会崩溃,过慢了自行车会摔倒,只有正确把握好自行车的速度和节奏,才能匀速稳定前行。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需要“骑自行车”的城镇化过程。新型城镇化的国家战略要求正确处理好城镇化提速和提质的关系,把提升城镇化质量作为重中之重,逐步淡化城镇化的数量指标,强化城镇化的质量考核指标,推进国家城镇化由数量型城镇化转向质量型城镇化,不断提升城镇化的空间质量、经济质量和社会质量,把城市病问题缓解到最低程度。
由“一步到位”转向“分步到位”,由激进式城镇化转向渐进式城镇化
1。“一步到位”的激进式城镇化的终结。
激进式城镇化突出强调城镇化的数量与速度,强调“一步到位”,把农村人口直接吸纳到“两大”(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里,导致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越来越大,城市病问题越来越严重。在城镇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和中期阶段的前期,激进式城镇化对推动城镇化进程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在城镇化发展中期阶段的中后期和后期阶段,就成了一种不可持续的城镇化,就必须将由激进式城镇化转向渐进式城镇化。
2。“分步到位”的渐进式城镇化的推行。
渐进式城镇化突出强调城镇化的质量与效益,强调“分步到位”,把农村人口逐步吸纳到“两小”(小城市和小城镇)里,同时把新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作为城镇化过程的主要路径。渐进式城镇化过程一方面强调公平公正、循序渐进、逐步推进、量力而行的城市发展原则,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逐渐壮大,成为拉动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发展的辐射极;另一方面强调城镇化的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均衡分配、富民强镇的主导原则,把民生改善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贫富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