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改善
扩大医疗救助范围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翻开“2014年三亚经济工作重点解读”,记者发现,无论是在促进居民增收、提高社会保障方面,还是加快新型城镇化探索方面,每一项都涉及民生问题。
据了解,三亚城市总规确定的中心城区以及海棠湾开发区、亚龙湾开发区,要以城中村、城边村改造和风情小镇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东岸、榕根、临春、海坡、月川等片区将加快旧城改造。在促进居民增收方面,鼓励非公经济发展,在就业创业政策、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最低工资制度等方面继续创新完善。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方面,则推广社保医师服务制度,扩大医疗救助范围,提高城乡低保、五保户和高龄老人补助标准,抓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
企业发展
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机会更多机遇更好
对于规划建设三亚“企业绿都”的海棠湾,将三亚创意产业园区打造成世界一流智慧湾崖城镇内的企业来说,“撤镇设区”后,企业发展将迎来极佳时机。不仅有利于理顺经济等各种关系,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和规模优势,还有利于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改善优化社会发展软环境。三亚创意产业园内一位企业负责人说,“撤镇设区”,企业面临的机会更多、机遇更好,他有信心把企业做强做大。
海棠湾提出,“撤镇设区”的初级目标是未来五年内,海棠湾区的总产值达到100亿元,财政税收达到20亿元。为此,海棠湾除了将高端旅游、高端房产和总部经济相结合,扩大产业密度、深度和广度外,根据三亚市政府的统一规划,海棠湾将建设成为三亚的“企业绿都”。也就是说,海棠湾将成为海南最大也是极其重要的“总部经济”基地。海棠湾正在规划,在湾内绝佳区域规划3000多亩土地用于发展总部经济,能容纳500至700家企业落户。
城市管理
通过推进城区外扩
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当前,三亚在发展中遭遇的一系列问题,很多是由于城市管理不到位甚至缺位引起的。“撤镇设区”后,对于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非常有利。
三亚市规划部门一位人士表示,“撤镇设区”是三亚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现代交通网络实际上已经把三亚各个镇街连成一片,但由于传统行政层级制约,以镇为单元的行政层级在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权限,成为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的一大障碍。
在行政管理服务方面,缩短行政链条、提升办公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和优化服务是“撤镇设区”最大变化之一。目前,许多职能部门都在三亚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但办事百姓太多、太集中。去年底,三亚市政府以凤凰镇为先行试点,改造完善两区六镇共8个区镇便民服务中心。“撤镇设区”后,百姓能就近在区里完成的事,就没必要大老远跑到市区了。
当前,不少游客到三亚,游完南山、天涯海角后,大赞三亚的环境优美,但对于中心城区还是会“皱眉头”。由于三亚基础比较薄弱,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特别是旅游旺季,城市承载力更是面临极大压力。“撤镇设区”后,通过推进城区外扩,提高城市承载力,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