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城市规划 >>
 
以科学规划引领新型城镇化发展

时间:2014-04-18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城镇化未来将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更是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3月16日,《国家新 型 城 镇 化 规 划(2014-2020年)》正式公布。4月10日,湖北省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贯彻中央城镇化会议精神,全面部署全省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工作。4月17日,省发改委召开了全省新型城镇化规划专家座谈会,邀请各方面专家建言献策,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全程参与我省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

勇担历史使命 推进新型城镇化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李乐成

当前,我省正处于积蓄能量的释放期、爬坡过坎的发力期、综合优势的转化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期,肩负着“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历史使命。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对于继续顺利推进我省现代化建设、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新型城镇化规划工作,是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后,省发改委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积极主动与国家发改委衔接,精心谋划我省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开展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工作的方案。按照省政府批复,省发改委协调省直相关部门,明确了规划编制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名单,抽调人员组成了规划起草专班。为切实编制好规划,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要求,围绕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中涉及的重点难点问题,制定了9个方面的重大研究课题。

新型城镇化规划是一个改革的规划、制度的规划,规划的编制过程也会是思想碰撞、升华的过程,其中,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必不可少。

因地制宜谋划湖北新型城镇化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武汉城市圈研究院院长 曾菊新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过程中,湖北省更需要从我省城镇化发展的时空差异格局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编制符合全省实际情况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

近年来,湖北在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了较多的典型范例。为了因地制宜科学谋划湖北新型城镇化,首先要发挥区域优势,优化空间布局。其次是涵纳协调差异,突显空间正义。既要防止城镇化空间治理中的运动化倾向,又要防止新生城镇居民沦为边缘化的空间,第三要延续弥久文脉,留住浓郁乡愁。第四要贯彻以人为本,融入生态文明。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导向下,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新格局。

新型城镇化要突出人本 统筹 平衡 健康

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李红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的必然方向与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观,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人本”发展观、“统筹”发展观、“平衡”发展观及“健康”发展观。湖北已经并正在进行着一系列新型城镇化的探索与行动。

建议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突破与推进:

一是开展区域合作机制体制创新,从省际发展统筹到县域内部协调。二是促进中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总结经验,制定政策,打造湖北小城镇发展省级战略的“升级版”。三是调整分洪区城镇发展政策,适时调整缩小分蓄洪区面积,为相关城市和区域争取发展空间。

合理规划城镇化布局与形态

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吴传清

应突出以城市群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形态,构建“一主两副、两纵两横”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重点建设武汉城市圈、襄十随城市群、宜荆荆城市群,促进湖北经济增长的空间由东向西拓展。以中心城市、城市群为依托、平台,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要从战略高度科学谋划特大城市武汉市的集聚和扩散,提升中小城市的吸引力,谋划县域村镇体系,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就近城镇化”和“异地城镇化”。以“全面深化改革”和“试点示范”推进新型城镇化。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处理好土地问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李江风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结晶。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土地将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为了协调人地关系,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几个问题。

一是要处理好土地供求关系问题,杜绝贪大求全。二是要处理好城市发展与产业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三是要处理好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的关系。四是要处理好耕地保护问题。

新型城镇化为土地利用和土地保护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这些问题会随着新一轮的改革,逐步改善,逐步解决。

以最有利于农民的方式推进城镇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赵曼

城镇化的发展面临拐点:“谁的城镇化”、“什么样的城镇化”和“如何城镇化”等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即“如何以最有利于农民的方式推进城镇化”也摆上桌面。具体而言:一是如何吸纳那些在城市打工却未能融入城市的“半城镇化”或“伪城镇化”状态的农民工;二是如何吸纳返乡就业创业的农民工;三是如何为那些不能够融入城市的农民工提供制度化的“后路”。

建议以“三轮驱动”解决这些问题,即离土又离乡的落户进城;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就近非农化;既不离土又不离乡的走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之路。由此,让“进城”与“留乡”两相宜,使之成为农民的一种理性选择,并且是从容不迫的选择,这个选择权在农民个人。

新型城镇化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 李兆华

新型城镇化中强调的一个关键是“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就是说,我们进行城镇化的核心不是简简单单将几亿农民搬进城市就能实现的,而是要完善城镇的基础设施,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使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让人民无论生活在大城市、小城市、城镇或乡村,生活品质没有太大区分,享受的公共服务没有太大差别,收入水平也没有太大悬殊。

相对于沿海重污染省份和西部缺水省份,湖北的新型城镇化具有较大的生态环境优势,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仍需要注意环境问题。空气清新、食品安全、环境优美、医疗方便、安全宁静的小城市或城镇,是几乎所有发达国家所历经过的一个历程,也是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可以说,环境质量这一公共产品,是决定新型城镇化成败的关键。

(原标题:图文:以科学规划引领新型城镇化发展)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以科学规划引领新型城镇化发展 的资料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