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出一条重工业城市生态化改造之路
“煤铁之都”本溪变身“国家森林城市”
4月27日,由全国政协组织的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在武汉开幕,本溪市市长王世伟代表全市人民接过了“国家森林城市”的牌匾。历经多年,本溪市用行动探索出了一条重工业城市生态化改造之路,完成了由“煤铁之都”到“森林之城”的华丽转身。
“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对于这句话本溪人有着深刻的体会。当头顶“卫星上看不见城市”的黑帽子时,本溪别说招商引资了,就是走出去的高校毕业生也不愿回来。生态环境制约了本溪的发展,也让城市的决策者们开始反思、觉醒。
1998年,本溪市开始实施林业强市战略,目标直指打造生态良好的和谐城市;2007年,这座城市又迈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脚步,明确了“枫叶之都、画境林城、生态本溪”的建设理念,走上了一条钢铁重镇城市化、生态化的发展新路。
在城区,先后建设了沿路绿化带、沿河景观带,在144.9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内植树120万株,并对466个住宅小区和83所城市校园进行了美化绿化,使全市绿地总面积达到了7998.48万平方米。在城郊,实施了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初步建成环绕本溪城区具有“一山三湖一沟”等十大景区、58个景点、森林覆盖率达76.6%的环城国家森林公园。在农村,打造了“两纵一横”总长220公里的枫叶景观带,打造出森林景观优美、季相色彩丰富、生态系统多样的“中华枫叶之路”;对全市289个行政村进行全面绿化,初步形成了村在林中、家在绿中、户在花中的新农村绿化格局。
如今,本溪市森林覆盖率已达74.5%,全市人均生态游憩地面积286.1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55.2%,绿化覆盖率55.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8平方米,水岸绿化率83%,道路绿化率86%。
从本钢退休的刘建平,孩子在大连为其准备了房子,可老人说:“现在的本溪建得多好啊!我哪儿也不去,就住在本溪。”刘大爷依恋的是这里的生活环境,而本溪林农们却是瞅准了这里的致富希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行惠及本溪15万农户。全市林业经济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2009年林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0%来自林业。
生态环境建设的不断完善,在惠及百姓的同时,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绿色动力”。正在规划建设中的20平方公里本溪水洞温泉旅游度假区,正是该市借助这里得天独厚的山水林泉洞等自然景观确定的旅游产业发展的载体。近年来,本溪市的旅游总收入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去年已达150.2亿元。而在对外开放中,本溪更是不遗余力地打出了“生态牌”,以“绿色名片”吸引着每一位投资者的目光。2009年该市共实现利用外资2亿美元、增长77%,引进内资220亿元,增长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