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2013年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发布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平果县榜上有名,列95位,成为广西唯一上榜市县。 从一个“老少边山穷”的国家贫困县,一跃成为广西财政第一大县,平果县何以实现发展转型?
因铝而兴,绝不能因铝而衰,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平果是“南国铝都”,铝矿资源已探明储量达2.9亿吨。“借铝兴平”,让平果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一条腿走路,行之难远;铝资源再丰富,终有采完的一天。”平果县委书记韦周凡说,按照当前进度,平果铝矿还能维持三四十年的开发,到那时平果发展靠什么?
放眼全国,“开采—繁荣—枯竭—衰退”,似乎成了资源型城市发展逃不脱的“魔咒”。
“平果因铝而兴,绝不能因铝而衰!”平果县决策者格外清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富城更要富民,糖业、生物科技、新能源等多产业齐头并进,火龙果、林下鸡、荷花园,一度以工业大县被人熟知的平果,“农业牌”也日益响亮。 从传统农业走向观光农业,农民得到实惠。四塘镇印山村村民李俊信忙得不可开交:葡萄要护理,“农家乐”要扩大规模。种了10年葡萄,李俊信种出了“门道”:每年葡萄收入近20万元,“农家乐”收入5—6万元。“要想富,不光要种得好,还得卖得好。”李俊信说,2012年他家葡萄园升级成为观光采摘园,“一升级不得了,大巴车一辆接一辆的来,全部是外地的游客。”
2013年,平果县在马头、坡造、四塘3个乡镇的公路两侧,建设“马四坡”旅游观光农业长廊,让越来越多的乡亲像李俊信一样发起了“农”财。 以工补农,政策给力。县农业局局长许国师介绍,县财政每年拿出约1个亿扶持高效农业产业。连片种植火龙果2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1800元;连片种植5亩以上的桑园,除免费提供桑苗外,每亩还补助150元……
果化镇布尧村何广德说:“种地不交税,县里还给补助,你说划算不?”何广德说,目前村里火龙果示范园面积达500亩。 据统计,2013年平果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135元,同比增长13.2%,增速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打通农民进城“绿色通道”,让他们留得住、过得好
“县里的学校环境好、老师棒,学习起来更轻松了。”平果县实验初中二年级6班的唐雪猜说,2013年秋季她从果化镇初中转到城里,感触颇深。 让更多农村孩子进城就读,平果制定相关政策,每年拿出专项资金,解决全部乡镇学生交通费补助和生活费补助,保证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提高巩固率。 “县城教育的发展,不仅可以逐步实现教育均衡,还可以吸引一批人进城促进消费,同时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韦周凡说。 “家门口上班真方便,月工资2500元。”在平果工业园区打工的黄永光说。目前工业园区入驻企业98个,安排就业人口1.76万人,解决就业的人数超过平果城区人口10%。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到县城务工、经商。为确保农民买得起房,平果县规定,经批准的收费项目一律按最低收费标准征收,并实行房价最高限价。截至目前,平果县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6026套。 工业产业园“百花齐放”,让农民兄弟进城有工做;廉价“特供房”,让农民兄弟进城有房住;农村初中生领补贴进县城就学,让农民子女有学上……平果农民生活越来越有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