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铁杆“耿丝”卢廷高因请愿,于10月15日被大同警方行政拘留后,“耿彦波粉丝团”再度为人热议。耿彦波离任以后,125项在建工程被叫停。大同市政府2013年累计负债超过130亿元。有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停工和巨额债务有关。(新京报10月13日报道)
其实,耿彦波在之前的为官生涯中,已经有过“教训”,2000年,耿彦波被任命为晋中市榆次市委书记,开始对榆次大拆大建,但离开榆次时,耿彦波向媒体坦承,“其实我不想走,榆次老城改造没有完成,这是我的一大遗憾。” 从四川的李春城到南京的季建业,无不被人冠以“拆迁市长”的名号,这些热衷于大拆大建的一把手们,一直饱受争议,支持他们的人看到了城市面貌的变化,反对的他们的人则担忧步子迈的太大,个人意志决定城市建设,容易“人走茶凉”。耿彦波调离大同后,他主政时的多项大型工程停滞,引发拆迁户和建筑商等对现任大同市政府的不满。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城市建设无长远规划和一把手权力无制约。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而目前中国很多城市不重视城市规划,加之地方政府没有形成科学的依法决策机制,这就造成那些“想干事”的一把手们按照个人意志大拆大建,一旦换了主政者,建设思路又变了,极易造成大同式的“人走茶凉”。 我国已于2007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各地应依法做好发展规划,然后在规划要求范围内开展建设活动。同时应健全依法决策机制,确保重大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规划先行、科学建设,使城市建设走出“人走茶凉”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