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改六治理”蕴含着“大城市、细管理”的科学理念,是推动城市建设管理转型升级的先导工程。推动城市建设管理转型升级,涵盖城市空间、产业、生态、管理和城乡形态多个方面,是一项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越是大的战略部署,越需要从全局谋划、在细处切入。“四改六治理”看似“细微”,但每项行动都直指城市建设管理转型升级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既具备先期实施条件,又具有示范带动效应,与市委、市政府长期坚持的“大城市、细管理”科学理念高度契合。抓好这十大行动,将打响城市建设管理转型升级的“当头炮”,推动工作尽快形成声势、取得实效。
第二,“四改六治理”贯穿着“问题倒逼改革发展”的辩证逻辑,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基础工程。城市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重要构成,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都要实现现代化国际化,必须具备现代化国际化的市容市貌、人居环境和管理水平。要达到这一要求,一个管用的思路就是按照“问题倒逼改革发展”的逻辑,把问题作为突破口,通过集中解决一批突出问题来实现城市面貌和品质的改善提升。“四改六治理”全面聚焦我市部分领域存在的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贯穿着问题导向、问题管理的逻辑线索。抓好这十大行动,将做长我市城市建设管理的短板,弥补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差距,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奠定良好的功能品质基础。
第三,“四改六治理”体现着“民之所呼、政之所向”的为民意识,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民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前,我市广大群众一个最迫切的愿望,就是享有清洁、整齐、有序、优美的人居环境。落实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必须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四改六治理”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和期盼,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对宜人成都建设的拓展和深化,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理念。特别是这次集中行动计划改造棚户区2746万平方米、老旧院落1134个、老旧批发市场127个、黑臭河流413条,所涉领域很多、范围很大、影响很广,是继“北改”之后我市启动的最大规模民生工程。抓好这十大行动,将极大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