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市场局限 催生社会信任
在经济飞速发展、人心浮躁的当下,诚信是最难能可贵的资源。诚信缺失、诚信体系不健全,造成相互之间的不信任,难以进行市场合作行为。
而共享协作模式的核心便是“社会信任”。
具有信任感的资源共享式经济合作模式,改变着企业、个人与社会间的关系,使各主体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资源共享合作。由于一直以来的诚信体系的不健全,导致我国社会的信任基础薄弱,特别是管理粗放的建设行业,由于入门门槛过低,带来行业鱼龙混杂的局面,因而诚信体系的建立更加迫切和急需。
其实,面临的挑战越大,催生信任的价值就越大。换言之,建设行业诚信体系一旦建立起来,那带来的价值将不可估量。
盘活“左手闲置” 弥补“右手短缺”
生产能力闲置、生产领域闲置、流通领域闲置、消费领域闲置的状况,是催生“建设共享”经济的土壤。“建设共享”的理念,就是通过共享协作的方式,盘活“左手闲置”的资源,用以弥补“右手短缺”,使物质资料、专业技术、人力资源等得到高效组合、优势互补。
目前,建设行业上下游企业间还处于一个松散关联的状态,因而在产品质量、服务模式、产业链建设等多个层面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建设共享圈”概念的提出,就是为推动上下游企业、不同地区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实现人才、设备、产品等资源的互相配置和优化,形成完善的行业生态链,共同做大做强建设行业。
共享经济大行其道,建设行业正迈入“生态圈”时代。业内企业从建立内部价值链、打造内部互联“价值环”,升级到开始审视行业价值链、打造行业生态“价值环”,以创造新的增长点。
傅哲宽曾做过一段颇受认可的断言:共享经济下半场——产业共享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其中的核心就是企业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技术,用共享的思维和模式,形成产业链和产业整合,从而进行转型。
所谓的共享是组织的共享、组织能力和资源的共享。共享时代组织理论也在创新,即组织虚拟化,企业的边界模糊了,这是共享经济时代很大的创新。
美国的一个科研小组准备做一项科学研究,按照研究所的能力,可能要花很多年时间才能完成。后来他们采用了共享方式,把整个项目变成一个在线游戏,让很多人都参与其中,6万多人贡献了无限的精力和时间,仅一年时间就完成了这一课题。如果按照实际人数来算,这个科研小组有6万多的员工,但这些员工都是虚拟的。由此看来,共享经济的企业组织显然已经虚拟化了。这样才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公众资源完成自己的目标,这就是共享经济组织上的创新。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认识到共享模式的巨大优势,一场以构筑建设共享生态圈、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商业格局已悄然到来。
行业内原有的竞争格局正逐步打破,一个资源整合时代正在来临。整合能力越强,创造出的客户价值越大,越能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