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城市更新的目的是对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投资和建设,以全新的城市功能替换衰败的物质空间,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
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经历了从造城到有机更新的过程,其核心是对存量资源的整合和挖掘,转变现有粗放模式为集约发展模式,为城市经济发展寻求新的空间。城市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城市的生命在于其不断地更新并持续迸发活力。但是,这种生命活动应该是小规模、渐进式的,而非大规模、断裂式的,应经历拆除重建和有机更新两个阶段。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历程,均由简单拆除重建发展到有机更新。伦敦在十八世纪就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之一,发展至今依然在做有机更新。
城市更新,是一个永续的过程,是城市建设的创新,是推广以节约利用空间和能源、复兴衰败城市地域、提高社会混合特性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当今,城市的发展已不再是传统的扩张、圈地、野蛮生长,中国正率先迎来城市更新的浪潮。随着城市长大以及经济结构转型,历史上建于核心区的工业区和厂房、低端建筑、城中旧村等,成为城市提升能效、改善形象的攻坚对象。一片密密麻麻的“握手楼”,摇身变为宜居的现代化小区;一个靠收取低廉房租为计的城中村,未来将成为一个充满商业潜能的经济地带;一座日渐凋零的百年古村,改造后文脉得以延续……这不仅是建筑的重建,更是功能和品质的提升。
根据最新的城市统计数据,中国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0941平方公里,市辖区人口达4.5亿。针对这样一个体量的城市空间和人口格局进行优化,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将是巨大的。需要指出的是,城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逐步老化或因外界变化而引起的不适应性,局部或整体地、有步骤地改造和更新旧城的物质环境就成为必然。
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伴随着城市内部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目前的城市更新改造进入到了关键时期。如同西方城市更新走过的发展历程,我国的城市更新也已进入反映新时代要求、承载新内容、重视新传承、满足新需求、采用新方式的城市有机更新的新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导致历史文化资源的破坏、城市历史文脉的割断,从而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城市更新是保持原有城市肌理,甚至保留原有建筑外貌的一种更新,是变与不变的内在统一。
城市更新并非被动的、消极的,而是让城市遵循自然的规律,必须满足人类的需要,即城市的功能。城市的功能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城市更新也要满足不断变化的功能需求。2017年“世界城市日论坛”的主题为“城市治理,开放创新”,旨在宣传展示国内外在城市治理领域涌现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城市治理离不开城市更新,城市更新是新时期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标志,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是大型城市适应发展需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新之举、必行之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城市更新在助力城市创新治理、塑造城市新魅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务实的城市更新推动城市质变,让城市更优雅的成长。